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十载曾经犯斗槎,天门昨夜特宣麻;
乘流只恐排阊阖,故遣长鲸斗浪花。
这首诗是明朝抗清名将张煌言的作品《舟行阻风,口号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人以十年前的经历自比,暗示自己曾像流星划过天际般试图挑战权威,如今再次遭遇阻碍,被朝廷召回。"犯斗槎"象征着诗人过去的抗争与不屈,"天门昨夜特宣麻"则暗指朝廷的突然决定,犹如传达圣旨的麻制文书降临。他担心这次的行动如同巨浪中的航船,可能会面临重重困难,甚至与权力机构发生冲突,因此用了"乘流只恐排阊阖,故遣长鲸斗浪花"来描绘这种紧张和决心,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与不畏。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当前处境的清醒认识和坚定立场。
不详
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敕水鞭潮势自雄,此身原不畏蛟龙;
明朝鹢首还东指,禁得谁传万里风!
绝磴凌虚嵌佛龛,扪天拄笏恣豪探;
苍茫远水横空碧,历乱群峰倒蔚蓝。
双屐俄从银汉落,一卷几与石梁参。
如来肉髻原非幻,最上何须驾鹤骖!
多君姓字动芳邮,一揖高踪岂浪投!
经济东山殊未起,文章北海岂无俦!
风尘把手沾衣袂,霄汉论心睨璧钩。
更向樽前问乡土,几时扶醉六桥游?
孤剑苍茫十载余,扁舟东过重踌躇;
黄金客散韩何在?白璧人归赵自如。
大泽鱼龙聊混迹,中原豺虎正端居。
莫嫌介子勋名晚,麟阁而今席尚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