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春寒》由明代诗人谢晋所作,通过对春日寒冷天气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感受。
首句“一冬剩有三春暖”,以“剩有”二字巧妙地将冬季的寒冷与春季的温暖进行对比,暗示了春天的温暖并非持续如愿,而是夹杂着冬末的余寒。这种转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也预示了接下来描述的春寒景象。
次句“二月都无一日晴”,直接点明了二月期间的天气状况,几乎每一天都是阴雨连绵,没有阳光照耀的日子。这一句通过“都无”强调了连续阴雨的普遍性,增强了读者对当时气候的感知。
接着,“雨雪载涂泥滑滑”,进一步描绘了春日里雨雪交加、道路泥泞不堪的场景。这里的“载”字生动地表现了雨雪对地面的影响,而“滑滑”则形象地刻画了行走时的艰难,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脚下的湿滑和不便。
最后,“黄昏犹未断人行”则展示了即使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下,人们仍然需要外出的情景。这既体现了生活的必需性,也反映了人们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
整体而言,《春寒》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寒料峭的天气特点,以及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生活状态,既富有画面感,又蕴含着生活哲理,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