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挽季刚先生

云门老去蕲春死,文星后先惊陨。

四海词宗,百年肸蚃,大梦而今偏醒。凄凉暮景。

祗万里江山,空余高咏。

泪洒西风,白门遥怅绛帷冷。江汉英灵未泯。

流芳承屈贾,代生才俊。

马郑遗风,许仓绝学,谁沐芳薰雅训。千秋论定。

每痛哭天涯,才人薄命。回首■■,曲高难和郢。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这首挽歌《台城路·挽季刚先生》由清代诗人陈家庆所作,以哀悼逝者季刚先生为主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情感,表达了对季刚先生逝世的深切哀思以及对其才华与贡献的缅怀。

“云门老去蕲春死”,开篇即以“云门”与“蕲春”两个地点,象征季刚先生的生平与最终归宿,暗含其一生的足迹与成就。接着,“文星后先惊陨”一句,将季刚先生比作文坛上的明星,其去世令文坛为之震动,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评价与惋惜之情。

“四海词宗,百年肸蚃”赞美季刚先生在文学领域的卓越地位与深远影响,其声名流传百年,如同回响不绝的音韵。接下来,“大梦而今偏醒”则寓言季刚先生的离世,仿佛是人生的大梦突然醒来,令人感到悲痛与无奈。

“凄凉暮景”描绘出季刚先生去世后,留给世界的只有他生前的高洁诗篇与无尽的怀念。“泪洒西风,白门遥怅绛帷冷”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氛围,通过自然景象与具体场景的描写,寄托了对季刚先生的深深思念与哀悼。

“江汉英灵未泯,流芳承屈贾,代生才俊”赞扬了季刚先生对后世的影响,他的精神与才华如同江汉之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人才,继承了屈原、贾谊等伟大诗人的传统。

“马郑遗风,许仓绝学,谁沐芳薰雅训”则提到季刚先生不仅在文学上有深厚的造诣,还传承了古代学者的高尚品德与学术精神,其教诲如同芳香之气,熏陶着后来者。

最后,“千秋论定。每痛哭天涯,才人薄命。回首■■,曲高难和郢”表达了对季刚先生一生功绩的肯定与对天才命运多舛的感慨。此句中的“曲高难和郢”源自楚辞,比喻高深的艺术或思想难以被普通人理解或接受,暗示了季刚先生的才华虽高,却可能因时代局限而未能得到充分的认同与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挽歌深情地表达了对季刚先生的敬仰与怀念,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其在文学领域的重要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收录诗词(193)

陈家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琴调相思引.与畹姊话旧

草草风光去不还。乱愁多似画中山。

故乡猿鹤,聊共梦盘桓。

都道前身是明月,却宜此日纫秋兰。

韶华无奈,谁驻旧时颜。

形式: 词牌: 相思引

扫花游.森林公园晚坐

薄寒似酒,正醉后重阳,乱愁无数。行行不语。

对秋容淡冶,漫吟秀句。梧叶萧萧,禁得几多风雨。

悄回顾。傍柳下池塘,还觅佳处。芳意余几许。

喜重续清游,吟边欢聚。华年迅羽。

怕秋光一寸,又成轻去。短笛西风,欲把閒情付与。

暗凝伫。看斜阳、减低林树。

形式: 词牌: 扫地游

虞美人.菱湖晓行

长空镇日笼晴翠。凉露和烟坠。晓来犹见月如钩。

钩起一泓寒碧淡横秋。临流好景成孤赏。

一笑秦还往。兴来高躅几人同。

祗有无言松菊契幽衷。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齐天乐.春望

青皇偶向人间驻,芳菲便添如许。

曲岸沙平,长堤草润,才过一犁疏雨。时闻笑语。

正十里芳塍,春锄处处。

几日迟来,东风绿尽涧边树。鸣禽渐抽绮绪。

乱莺声不断,歌送金缕。

竹外花开,江头水暖,绝忆坡仙佳句。幽怀漫吐。

试写入丹青,难传毫素。祗恐流光,霎时来又去。

形式: 词牌: 齐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