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晦叔寄德莹弟韵(其一)

闻道君归湘水东,经行长在白云中。

诗成天柱峰头月,酒醒朱陵洞里风。

旧学难酬香一瓣,流年谁管鬓双蓬。

书来为指誵误处,不涉言诠不落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朱熹所作,名为《和王晦叔寄德莹弟韵(其一)》。诗中描绘了一位诗人归乡的情景,以及与友人王晦叔的深厚情谊。首联“闻道君归湘水东,经行长在白云中”以湘水和白云为背景,渲染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暗示了诗人对归乡的期待与向往。颔联“诗成天柱峰头月,酒醒朱陵洞里风”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创作时的灵感与醉后的宁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美景融为一体。

颈联“旧学难酬香一瓣,流年谁管鬓双蓬”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学习经历的感慨,以及岁月流逝、容颜老去的无奈。尾联“书来为指誵误处,不涉言诠不落空”则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尊重与信任,希望对方能指出自己的错误之处,而不只是空洞的赞美或敷衍。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远的志趣和深沉的情感,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友情及自我反省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和王晦叔寄德莹弟韵(其二)

试上闽山望楚天,雁飞欲断势还连。

凭将袖里数行字,与问云间双髻仙。

我访旧游终有日,君归故里定何年。

祇今心事同千里,静对箪瓢独喟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咏红白莲

红白莲花共一塘,两般颜色一般香。

宫娥梳洗争先后,半是浓妆半淡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谒二徐先生墓

道学传千古,东瓯说二徐。

门清一壶水,家富五车书。

但喜青毡在,何忧白屋居。

我怀人已远,挥泪表丘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赠内弟程允夫三首(其一)

外家人物有吾子,我乃平生未见尝。

文字只今多可喜,江湖他日莫相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