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日薄城烟湖面红,胜游常恨隔崇墉。
不如纵棹绝湖去,却听孤山打暮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意境。开篇“日薄城烟湖面红”两句,通过对日色和湖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远而又不失温馨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烦嚣的超脱与逃避之情。
紧接着,“胜游常恨隔崇墉”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无法亲近自然美景的遗憾和无奈。这里的“胜游”指的是理想中的美好旅行,而“常恨”则表达了这种美好的旅行因为种种障碍而不能实现的情感。
第三句“不如纵棹绝湖去”,诗人提出一种解决方案,即放下羁绊,顺着水流向远方航行。这里的“纵棹”意味着驾驶船只,不受拘束地前进,“绝湖去”则是一种超越现实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表达。
最后一句“却听孤山打暮钟”,诗人在远离尘嚣、到达自然之所后,却又听到来自孤山传来的晚钟声。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感受,更象征着超然物外的心境和一种深沉的禅意。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换,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束缚的反抗,以及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合一的愿望。
不详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寂历空阶惟落叶,黄昏古寺只栖鸦。
高僧相对共无语,坐看西林消暝霞。
故园坟树想青葱,寒食风光泪眼中。
自痛不如伧父子,纸钱犹挂树头风。
上庸寒食已无花,山木青青吐嫩芽。
此日伤心九原路,想无鸡犬祇鸣鸦。
长林上晚烟,明月曜深夜。
重闭岂吾心,自回俗士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