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绕竹沿崖一径垂,穿山飞玉落芳池。
林深坐觉尘埃远,岩润长含雨露滋。
双鲤对浮波面石,一纶难掷掌中丝。
月明归路烟霞外,更与山公再订期。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自然景观,通过对山水竹石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绕竹沿崖一径垂"开篇便营造出一种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山林景象,"穿山飞玉落芳池"则以动态的笔触勾勒出水流潺潺、清澈见底的美丽画面。诗人在这静谧中寻得一处坐所,感叹"林深坐觉尘埃远",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接下来的"岩润长含雨露滋"更是用生动形象传递出山石间湿润的生命力与自然的恩赐。诗中还巧妙地融入了对鱼儿戏耍的观察,"双鲤对浮波面石,一纶难掷掌中丝"不仅展现了水生生物的活泼可爱,也暗示了一种生命力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思。
最后,诗人在月色朦胧中归途,心境愈发淡定。"月明归路烟霞外,更与山公再订期"表达了对大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以及对未来生活简单而深远的期待。这不仅是时间上的约定,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契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哲思,构建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图,让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份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愫。
不详
沿途听潺湲,蒙茸冒沙石。
谁知此山下,千里在咫尺。
潭潭光明宫,皎皎心印宅。
石细泉自香,水净林逾碧。
太清无潜鳞,至弱而能力。
玉龙出苍峡,威勇壮莫敌。
风雨填空来,万夫助推激。
座中起波涛,足下殷霹雳。
我来纵雄观,神意了莫逆。
心镜净表里,坐久万籁息。
悠然到平淡,涣若春冰释。
栖迟罗书记,想像刘宾客。
胜缘在山閒,每至忽有得。
何以谢山灵,作诗慰岑寂。
高志峥嵘局九州,直从人里著仙筹。
青囊书在鬼神泣,黄绢词高冰雪羞。
槐里但知曾折角,兰台无复问长头。
玉棺夜入青云去,山是人非白鹤愁。
茅茨以为庵,环顾萧然虚。
内乐苟自足,容人即有馀。
旁依修竹密,上翳青松株。
勿言此中陋,中有君子居。
上得山来过石门,谒灵特地乞真言。
再三许我前程事,敢不留诗荷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