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妙觉证慈悲,便入菩提路。
日日常开方便门,慧照生灵炷。
坐雪释迦尊,面壁达摩悟。
观此因缘行果成,兜率天堂住。
这首元代王哲的《卜算子·妙觉寺僧索》是一首禅意深厚的词作,以佛教故事为题材,表达了对佛法智慧的追求和修行的感悟。词中通过描绘妙觉寺僧人的修行经历,展现了通往菩提之路的过程。
"妙觉证慈悲",僧人通过领悟慈悲心,达到了初步的觉醒,这是佛教修行的第一步,强调了慈悲为怀的重要。"便入菩提路",菩提路象征着觉悟的道路,僧人已经踏上了寻求智慧的旅程。
"日日常开方便门,慧照生灵炷",僧人每日都以智慧之光照亮他人,如同点燃精神之烛,普度众生,体现了修行者的无私与大爱。
"坐雪释迦尊,面壁达摩悟",这两句引用了佛教中的两个典故:释迦牟尼在雪山苦修,达摩祖师面壁九年,象征着僧人坚韧不拔的禅定功夫和深邃的悟性。
"观此因缘行果成,兜率天堂住",僧人通过观察因果律,明白行动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内心的清净和天堂般的境界,寓意修行者已进入涅槃的境地。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禅意,展现了僧人修行的艰辛与成就,以及佛法对于心灵的净化和提升作用。
不详
曩者见张公,索写词中信。
王哲今朝故故来,甚没个人相近。
回首跨清飙,随足云霞趁。
却入全真复旧堂,把一点灵明认。
谁识这风狂,谁识斯三哲。
恰遇炎蒸得清凉,正寒也、成温热。
因仰至人言,遂获真仙诀。
九九严凝花正开,三伏中、却下雪。
子知公莹,在廛中聘。意猿心不肯收,论荣华命。
齿存真性,处清中静。向虚无境内寻,步蓬莱景。
听闻阐户。灭虫亡,炉灶堪安固。粹常纯空外觑。
彻清清,寂静无思虑。频忘按住。
结金丹,透入明堂所。
斧长施钢剑锋,荐真元,直趁蓬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