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二首(其一)

城南牡丹一百本,翰林学士走马来。

渡水杨花逐飞燕,蓟中芳草送春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城牡丹盛开的美景以及春天的生机勃勃。首句“城南牡丹一百本”,以数字“一百”强调牡丹之多,展现出繁花似锦的盛况。接着,“翰林学士走马来”一句,通过描绘翰林学士急匆匆前来欣赏牡丹的情景,增添了诗作的人文气息,同时也暗示了牡丹之美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

“渡水杨花逐飞燕”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杨花与飞燕赋予了动态,生动地展现了春日里自然界的活力与和谐。杨花随水而动,飞燕在空中飞翔,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

最后一句“蓟中芳草送春回”,则进一步深化了春天的气息。蓟中,泛指北方地区,这里的“芳草”不仅指具体的植物,也象征着春天的回归和生命的复苏。整句诗通过“送春回”的动作,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生命循环的赞美。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南城牡丹盛开的壮观景象以及春天带来的生机与活力,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收录诗词(258)

马祖常(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 字:伯庸
  • 籍贯:元代色目
  • 生卒年:1279~1338

相关古诗词

南城二首(其二)

粟侯亭前花一园,客来日日费金钱。

明朝碧树春城令,恨不江东问酒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骊山二首(其一)

绣岭春来绿树圆,东风吹影入温泉。

华清梦断飞尘起,玉雁衔香堕野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骊山二首(其二)

玉女泉边翠藻多,石池涵影媚宫娥。

可怜绣岭啼春鸟,犹似梨园弟子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河湟书事二首(其一)

阴山铁骑角弓长,閒日原头射白狼。

青海无波春雁下,草生碛里见牛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