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池上

杨柳阴阴十亩塘,昔人曾此咏沧浪。

春风依旧吹芳杜,陈迹无多半夕阳。

积雨经时荒渚断,跳鱼一聚晚波凉。

渺然诗思江湖近,便欲相携上野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历史感的江南水乡画面。"杨柳阴阴十亩塘"开篇即以浓密的柳树和广阔的池塘渲染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诗人提及"昔人曾此咏沧浪",暗示这里曾是文人墨客吟咏之地,增添了文化气息。

"春风依旧吹芳杜",春风拂过杜鹃花丛,暗示了季节更迭,但自然之美依然如故。"陈迹无多半夕阳",用夕阳的余晖映照着过去的遗迹,表达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积雨经时荒渚断,跳鱼一聚晚波凉",描述了雨后池塘的荒芜和傍晚水面的清凉,生动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诗人借此寓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最后两句"渺然诗思江湖近,便欲相携上野航",诗人被眼前的景象触动,诗兴大发,仿佛能感受到江湖的广阔与自由,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抒怀,借沧浪池的景色引发了诗人对历史、人生和自然的深沉思考,体现了明代文徵明诗歌的淡泊与超脱。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过吴文定公东庄

相君不见岁频更,落日平泉自怆情。

径草都迷新辙迹,园翁能识老门生。

空馀列榭依流水,独上寒原眺古城。

匝地绿阴三十亩,游人归去乱禽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陪蒲涧诸公游石湖

杜若洲西宿雨过,行春桥下长蘼芜。

青松四面山围寺,白鸟双飞水满湖。

故垒春归空有迹,扁舟人远不堪呼。

相看不尽兴亡恨,落日长歌倒玉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与王钦佩顾华玉夜话

烛跋荧荧照酒明,故人相对说平生。

差池何止三年别,老大难忘一举名。

残夜池塘分月色,绕门杨柳度秋声。

不辞笔砚酬嘉会,去住江湖各有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乌衣镇望滁州诸山

东葛城头晓月残,乌衣镇上水潺潺。

偶来下马三家市,先见环州百里山。

道路重经浑不记,人情未远尚相关。

旧游最是西南胜,儗办青鞋一醉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