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杂兴三十首(其十三)

杨柳青青护水村,连朝春雨涨柴门。

女郎漂絮柴门侧,人去还留水石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江南水乡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特有的生机与活力。

首句“杨柳青青护水村”,以“杨柳”这一典型的春季植物,勾勒出一幅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画面。杨柳的青翠与水边村落相映成趣,仿佛是大自然赋予人间的一道美丽屏障。

次句“连朝春雨涨柴门”,通过“春雨”的绵绵不绝,不仅渲染了季节的气息,也暗示了雨水对环境的影响——“柴门”因雨水而显得更为湿润、饱满。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同时也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第三句“女郎漂絮柴门侧”,将视线聚焦于一位女子,她正将轻盈的棉絮(“漂絮”)放置在柴门一侧。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女子的勤劳与生活场景的温馨,也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元素(棉絮)融入到人物活动中,形成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美感。

最后一句“人去还留水石痕”,则以一种淡淡的哀愁收尾。当女子离开后,唯有水石上的痕迹见证了她的存在。这不仅是对女子离去的惋惜,也是对时间流逝、美好瞬间易逝的感慨。同时,水石之痕也象征着记忆与情感的持久留存,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行杂兴三十首(其十四)

入画楼台烟雨寒,山阴一棹镜中看。

兰亭逸少风流在,信可东山傲谢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舟行杂兴三十首(其十五)

若耶只隔一溪湾,好似天风吹引还。

寄我閒心与明月,他年證取水云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舟行杂兴三十首(其十六)

六桥新柳罥春烟,明圣波光净碧涟。

检校名贤千载上,白苏端称号诗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舟行杂兴三十首(其十七)

灵鹫龙宫记寂寥,山门仍听浙江潮。

果然佛力资常住,德寿无踪问绮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