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报

驿报新闻惊且疑,斗南楼上倚斜晖。

霍光有传何曾读,疏广无金亦自归。

四海碧波鱼上钓,万山明月虎投机。

房杜平生立门户,令人矫首一沾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闻报》由明代诗人张弼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事的敏感与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反思。

首联“驿报新闻惊且疑,斗南楼上倚斜晖”,开篇即以“驿报”这一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引入,暗示了消息的突然性和不确定性。诗人站在斗南楼,夕阳西下,光线柔和,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这里的“惊且疑”不仅是对消息本身的反应,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颔联“霍光有传何曾读,疏广无金亦自归”,借用了历史典故,将目光投向了汉代的两位名臣霍光和疏广。霍光是汉武帝时期的重臣,权倾一时,但诗中却说他虽有传记却未曾阅读,暗含对权力与知识关系的反思。疏广则是一个廉洁奉公的官员,虽无金银财宝,却能安然归隐,诗中以此对比,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赞美和对物质追求的批判。

颈联“四海碧波鱼上钓,万山明月虎投机”,运用自然景象的对比,一方面描绘了广阔的海洋与丰富的渔业资源,另一方面则以“虎投机”比喻那些在暗处寻找机会的人。这两句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隐喻了社会中的竞争与挑战。

尾联“房杜平生立门户,令人矫首一沾衣”,提到了唐代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他们是唐太宗时期的宰相,被誉为“房谋杜断”。诗人在这里将他们与前文的历史人物相比较,表达了对这些政治家们为国家立下丰功伟绩的敬仰之情。同时,“矫首一沾衣”这一细节,既是对先贤们的缅怀,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体现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深深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自然以及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既有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反思,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037)

张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字:汝弼
  • 号:东海
  •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 生卒年:1425—1487

相关古诗词

游查山

查峰孤秀峙城南,曲磴平桥度郁蓝。

斜日落衢人似蚁,凌烟林莽屋如蚶。

将军射雉军声振,太守题诗酒兴酣。

欲举归桡重延伫,仙翁丹井送清甜。

形式: 七言律诗

高明所

金莲山上高明所,燕坐居肰见八荒。

虎斗龙争俱寞寞,鸢飞鱼跃自洋洋。

汉唐事往江山在,濂洛人游草木香。

唤起平生尘土梦,松风为我洗肝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春莫述怀

旅馆孤吟思惘然,抱书懒读枕书眠。

萋萋芳草日将暮,点点飞花春可怜。

家信不来江雁杳,乡心正切海鱼鲜。

欲沽一斗花前醉,自笑青衫不值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谢会昌梁孔昭大尹送甲子图

故人去作会昌尹,寄我新刊甲子图。

感荷此情殊郑重,喜当老眼未模糊。

条分正闰扶人极,混一华彝仰圣谟。

自庆此生何太幸,杯倾东海醉歌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