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壖

淮壖日没风卷沙,黄昏飞雪如落花。

孤舟有客寒不饮,攲枕关篷夜忆家。

雪飞篷底洒我额,篷隙虚明来晓色。

纸屏布被风飕飕,惊起开篷满船白。

船头雪重折黄芦,下有宿雁惊相呼。

天寒四野无行客,冻卧孤舟愁盗贼。

厌闻淮浪打船声,原上风号天正黑。

土膏已动春阳来,安得长风扫雾开。

豁然天外见白日,为君挂席凌清淮。

形式: 古风

翻译

淮河岸边日落风卷沙尘,黄昏时分飘雪如落花纷飞。
孤舟之上有人寒冷不饮酒,斜倚枕头拉紧船篷夜深思乡。
雪花飘落在船篷顶,缝隙间透出微微晨光。
纸屏和布被在风中瑟瑟作响,我被惊醒,打开篷看满船皆是白雪。
船头积雪压弯了黄色芦苇,下面栖息的大雁受惊相呼唤。
严寒四野空无行人,我独守孤舟担忧盗贼来袭。
厌倦了淮河浪涛拍打船身,原野上的风声凄厉,天色昏暗。
春天的气息已在土壤中萌动,何时才能刮起大风驱散迷雾。
忽然间,天边露出白日,我为你挂起船帆,破浪直航清淮河。

注释

淮壖:淮河两岸。
日没:日落。
风卷沙:风吹起的沙尘。
孤舟:独自一人的小船。
攲枕:斜倚枕头。
关篷:拉上船篷。
纸屏:纸质屏风。
布被:棉被。
飕飕:形容风声。
冻卧:因冷而躺卧。
盗贼:强盗或贼人。
淮浪:淮河的波浪。
土膏:湿润的土壤。
春阳:春天的阳光。
长风:大风。
雾开:驱散雾气。
豁然:突然开阔。
白日:太阳。
挂席:挂起船帆。
凌清淮:穿越清澈的淮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淮河边的日暮景象,风卷着沙尘,黄昏时分飘起了如花的飞雪。诗人独自在孤舟之中,因寒冷而不愿饮酒,倚着枕头,拉上船篷,心中思念远方的家乡。雪花飘落在船篷上,透过缝隙洒在诗人的额头,带来了黎明的微光。尽管船舱内风声飕飕,纸屏和布被也无法抵挡严寒,诗人被惊醒,只见满船皆是白雪。

船头的积雪压弯了黄芦,下方栖息的大雁也被惊动,相互呼唤。诗人身处寒冷荒凉之地,四周无人,只有淮河的浪声和风的呼啸,令他担忧盗贼的侵扰。诗人期盼春天的到来,渴望长风吹散迷雾,让阳光照亮眼前的道路。最后,他想象自己扬帆破浪,向着清亮的淮河进发,期待着豁然开朗的未来,为理想而奋斗。整首诗情感深沉,画面生动,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对家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维夫君兮桂舟一首送梁正受归汶阳

维夫君兮桂舟,酌余酒兮揽君留。

君何为兮此野,菊菲菲兮蝶下。

韡韡兮煌煌,烂金敷兮袭余堂。

茱萸兮芙蓉,众芳越兮乱五风。

饥咀兮灵芝,君歌乐兮余和之。

日下兮野阴,澹忘归兮中林。

橘栋兮梅宇,纷琼茅兮被南荣。

白羽兮黑翮,邀仙人兮语此文。

余高驰兮世之外,君猋举兮先余至。

襟带兮东方旦,争门兮汶之阳。

大野兮始波,翔鸧鹳兮嘷鴐鹅。

群宿兮迷阯,旅食兮殚穗。

霜肃肃兮叶方下,君欲济兮淹回。

水通道兮躞蹀,冠如箕兮带长铗。

里千室兮士一喙,余不善兮纷余谇。

世谓折扬好兮,余白雪而莫知弃。

火布而以为垢兮,胡不浣炎而振之。

彼镆邪而能言兮,工谓余以不祥。

聊逍遥而挫锐兮,蒙黯黮而益光。

形式: 古风

缀古诗怀家

二月已破三月来,蝴蝶忽然满芳草。

正是归时君不归,及至君来花又少。

形式: 七言绝句

缀古诗语送无斁弟赴举

鲜民之生,靡瞻匪父。母氏劬劳,宁不我顾。

兄弟无远,惟予与女。执子之手,此夕何夕。

我心蕴结兮,嗟予弟行役。二之日栗烈,飘风发发。

子之清扬,麻衣如雪。载驰载驱,出宿于干。

揆之以日,体无咎言。既差我马,远送于野。

敦彼独宿,于林之下。无衣无褐,不念昔者。

陟彼高冈,或降于阿。瞻望弗及,独寐晤歌。

展转反侧,不平谓何。显允君子,洵美且异。

温其如玉,干禄岂弟。春日载阳,薇亦作止。

睍睆黄鸟,嘤其鸣矣。

形式: 古风

虚斋

虚斋闭疏窗,竹日光耿耿。

更无司业酒,但有广文冷。

人怜出入独,自喜往还省。

时作苦语诗,幽泉汲修绠。

形式: 古风 押[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