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叟小师悟垓侍者求语

碧落一碑无赝本,非草非真非隶篆。

镜样渝江彻底清,字义炳然人少见。

灵叟珍藏岁月深,南来吴越人争寻。

瘗鹤铭辞匪同调,寒山诗句非知音。

纷纷问字谁亲切,勾不成勾丿不丿。

争得卢公赛子云,一肩担荷柴冲折。

临行密付阿谁边,妙处休云子不传。

索性扫除元字脚,义天云净月孤玄。

形式: 古风

翻译

天堂中的一块碑没有复制品,非草书非真迹非篆刻。
渝江如镜般清澈见底,碑文意义鲜明却鲜有人识。
灵验的老者深藏此物多年,南来北往的吴越人都在寻找。
鹤铭的文辞与他人不同,寒山的诗句并非人人都能理解。
人们纷纷询问字迹的意义,谁能真正亲近它呢?
如何能比得过卢公的才情,他如同子云肩负重担,甚至折断了柴薪。
临行前秘密交付给何人,其中的精妙之处不可言传。
干脆去除元字的尾部,义天云净,月色孤独而深远。

注释

碧落:天堂。
赝本:复制品。
渝江:长江上游的别称。
炳然:明显、显著。
瘗鹤铭:古代墓志铭。
寒山:唐代隐士,以诗闻名。
卢公:泛指有才华的人。
子云:扬雄,汉代学者,以博学著称。
元字脚:汉字的基本结构或笔画。
义天:象征着道义的天空。

鉴赏

这首诗名为《灵叟小师悟垓侍者求语》,是宋代僧人释绍昙的作品。诗中以独特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块神秘的碑文,其文字非草非真非隶篆,犹如镜子般清澈,字义深奥,罕见于世。灵叟深藏此碑多年,吸引了南来吴越的人们争相寻找。诗人提到的"瘗鹤铭"和"寒山诗句"都是与碑文风格不同的文学作品,暗示了碑文的独特性和知音难觅。

诗中通过"问字"的场景,表达了对真正理解和欣赏碑文之人渴望,而"勾不成勾丿不丿"的描述,寓言般地揭示了理解的难度。诗人期望有人能像卢公那样深入研究,甚至付出如挑柴般艰辛的努力。最后,诗人告诫他人,碑文的精华不可轻易传授,只有通过自己的探索,才能领悟到"元字脚"的扫除和"义天云净月孤玄"的深层含义。

整首诗以碑文为载体,寓言般地探讨了知识的追求和理解的真谛,体现了宋代理学禅宗融合的特色,以及诗人对智慧和领悟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891)

释绍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 字:希叟
  • 生卒年:?~一二九七

相关古诗词

邻峰艮上人(其一)

四十馀年别故乡,梦魂时复到藏王。

春风九曲溪头寺,桃花翻霞柳弄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净妙室为竹院可都正说

一尘不立所依亡,脱体灵明自放光。

巨辟三玄三要语,接人无力下禅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周上人求语

忆昔周当仁,手握金刚杵。

愤气向南方,誓灭诸魔子。

老婆蓦劄点三心,走入龙潭恨转深。

扫荡家私无一窖,胡挥白棒到平人。

牧閒冷坐思高躅,断弦争得鸾胶续。

扣门听得简州人,倒屐相迎几折足。

略寒温外问来端,叉手丁宁觅指南。

未举纸灯明说了,隔窗春鸟语绵蛮。

形式: 古风

坦老求题真歇宏智竹庵同游雁山酬唱真迹轴后

天生三个老冤魔,狭路相逢没柰何。

□把肚肠搂抉看,曲于四十九盘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