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陶集

未读陶诗已爱閒,自从能读转思山。

烟霞合定徘徊分,尘土刚侵勉强颜。

伊昔有人安白屋,祗今何事慕青纶。

披蓑戴笠终当去,更在规谋俛仰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作品的喜爱以及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之情。首句“未读陶诗已爱闲”直接点明了诗人对陶渊明作品的先入为主的好感,还未真正接触其诗文,便已对其闲适的生活态度产生了共鸣。接着,“自从能读转思山”则进一步阐述了阅读陶诗后,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与思考。

“烟霞合定徘徊分,尘土刚侵勉强颜”这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自然界的烟霞美景与世俗尘埃进行了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烟霞象征着自由、宁静与美好,而尘土则代表了束缚、喧嚣与现实的压力。通过“徘徊分”和“刚侵”这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伊昔有人安白屋,祗今何事慕青纶”两句则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简单生活状态的怀念与对当前复杂官场生活的不满。白屋代表简朴、自由的生活环境,而青纶则是古代官服的颜色,象征着权力与地位。这里通过“伊昔”与“祗今”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披蓑戴笠终当去,更在规谋俯仰间”表达了诗人决心摆脱世俗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坚定意志。这里的“披蓑戴笠”形象地描绘了农夫的形象,象征着回归自然、过上田园生活的愿望。“终当去”表明了诗人最终会实现这一愿望的决心,“更在规谋俯仰间”则暗示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挑战,但诗人依然充满信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作品的感悟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简单生活以及个人自由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反思与批判。

收录诗词(356)

吕南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豫章城

西山东下古池隍,增饰依稀问晚唐。

平世但严民筦钥,乱时曾是贼金汤。

春归旧堞多芳草,鸟聚荒陴正夕阳。

也欲登临赋风物,自怜才笔厌忧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晓过城隍街马上看木芙蓉

秋来风味苦阑珊,偶为繁红略据鞍。

何处更期征雁过,祗今聊作故人看。

三冬已至休争气,九月将残未觉寒。

自有荣华趁时节,免将憔悴惜幽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八月十四夜小雨

小雨遮空意未回,轻风迎夜势初来。

青楼月好人何在,锦帐灯寒扇自开。

四七功名真土芥,一千期运亦烟埃。

会须放纵云雷手,不到人间有剩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高赋亭二首(其一)

耳外蜩螗响切才,眼前冈麓秀环回。

曦光堕地收风尽,云脚遮山送雨来。

长恐易成多事恨,可怜难见绝尘才。

何由上得昆崙顶,试使烦襟磊落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