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余昔和石帚暗香疏影二曲为感西湖之别也,今冷红阁子落成经年,不可无词以报春,再赋梅枝,切情惆怅

画春一色。更绕阑唤起,东风双篴。

漫下玉阶,不惜高枝为谁折。

长记西楼别宴,题红处、都成愁笔。

算此际、索笑重逢,花下月同席。南国。往事寂。

叹梦老石湖,乱雪香积。翠禽暗泣。

曾见盈盈正长忆。

休倚横桥十四,低唱遍、烟波空碧。

似旧曲、人好在,最难再得。

形式: 词牌: 暗香

鉴赏

这首《暗香》是清代词人郑文焯的作品,词中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情境的感慨。

词的开篇“画春一色”,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更绕阑唤起,东风双篴”则通过春风拂过栏杆,唤起了人们对春天的期待与喜悦。接下来的“漫下玉阶,不惜高枝为谁折”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长记西楼别宴,题红处、都成愁笔”回忆了往昔在西楼宴会上的场景,题写在红纸上的诗句如今都成了忧愁的象征,流露出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接下来的“算此际、索笑重逢,花下月同席”则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希望能在花前月下再次相聚,共享欢笑。

“南国。往事寂”转而描述了南国的寂静,与上文形成对比,强调了对过去热闹生活的怀念。接下来的“叹梦老石湖,乱雪香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记忆的追忆。“翠禽暗泣。曾见盈盈正长忆”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翠鸟的哭泣,形象地表现了词人内心的哀伤与思念。

最后,“休倚横桥十四,低唱遍、烟波空碧”表达了词人在面对当前情境时的无奈与孤独,希望能在烟波浩渺的湖面上低吟浅唱,寄托自己的情感。“似旧曲、人好在,最难再得”则点明了主题,即使曾经的美好还能在心中回响,但现实中的重逢却已变得难以实现,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暗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当前情境的复杂感受,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364)

郑文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 字:俊臣
  • 号:小坡
  • 籍贯:鹤道
  • 生卒年:1856~1918

相关古诗词

疏影.探梅西碛,夜泊虎山桥,烟月空寒,花香积水,续赓此曲,侍儿以铁铜箫和之

横阑倚玉。爱汎春一舸,来伴花宿。

梦熟湖山,红袖相携,题名暗刻新竹。

东风尽日香吹鬓,漫问讯、枝南枝北。

仗翠眉、解惜年芳,不似旧游凄独。

还见冰娥照泪,夜明满地水,吟弄寒绿。

直把金尊,浇遍珍丛,怎抵衣香连屋。

步虚自向瑶台近,更按彻、紫箫清曲。

趁睡妆、露粉重研,写入小蛮笺幅。

形式: 词牌: 疏影

减字木兰花.石壁精舍还虎山桥舟中作

琅玕十二。刻遍小名红閒翠。寄语春知。

为惜年年长笋枝。细香妆面。临水隔花时一见。

却羡山花。得近钗鬟贴脸霞。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登临岩最高顶眺月

琴台夜峭。片石重惊香屧到。云意留山。

学得西施旧黛鬟。流花镜里,几度阑干能并倚。

明日横塘。犹有词人载雪航。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玉楼春

朝朝花下催梳掠。镜槛呵香妆澹薄。

误伊春睡比花浓,暂梦不离山水乐。

横塘一夕和烟泊。却望琴台天样隔。

半空塔影落西曛,犹见云端红袖著。

形式: 词牌: 玉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