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五十五)

言诠不及处,文彩未生时。电光石火,犹尚迟迟。

直下横身担荷得,藕丝牵动五须弥。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翻译

言语无法完全表达的地方,文字还未诞生之时。
即使是瞬间的电光石火,也显得缓慢无比。

注释

言诠:言语表达。
及处:达到、表达。
文彩:文采、才情。
生时:产生、出现。
电光石火:形容极快的瞬间,比喻短暂而明亮的事物。
犹尚:仍然、还。
迟迟:缓慢、迟钝。
直下:直接、径直。
横身:横跨身体、全身投入。
担荷:承担、承受。
藕丝:比喻微细、难以察觉的事物。
牵动:引起、触动。
五须弥:佛教中的五个大世界,这里比喻极大范围或程度。

鉴赏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由释法薰所作,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言诠不及处"意指言语难以完全表达的微妙境界,暗示了超越语言文字的智慧和体验。"文彩未生时"进一步强调在直观领悟之前,华丽的辞藻并不重要。"电光石火,犹尚迟迟"运用比喻,形容领悟真理如同闪电和石火般短暂而强烈,但过程可能缓慢而持久。

"直下横身担荷得"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勇猛精进,直接面对并承担生活的重负,不回避困难。"藕丝牵动五须弥"则以藕丝的坚韧与须弥山的宏大相对照,象征着细微的联系能影响深远,修行者的心念可以触动广阔的精神世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禅宗对顿悟与渐修的理解,以及对超越言语表达的智慧追求,富有禅意和哲思。

收录诗词(343)

释法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五十四)

两日晴,三日雨。衲僧皮草,无㬠㫰处。

形式: 偈颂 押[语]韵

孙中山先生挽诗

涤荡乾坤气,平成物类心。

大功皇汉祚,衰响太山吟。

国瘁天诚毒,民残水益深。

万方完草昧,举世失悬沉。

报答贲园意,摧藏入海心。

岂惟私恸彻,流涕满苍黔。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五十)

见闻觉知,行住坐卧。眨上眉毛,早已蹉过。

赤脚唱山歌,路上无人和。

形式: 偈颂 押[个]韵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四十九)

焦砖打著连底冻,赤眼撞著火柴头。

将军但得嘉声在,何必荣封万户侯。

形式: 偈颂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