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何许二前辈壁韵四首(其一)

蜃楼峍屼倚苍空,下瞰冯夷碧玉宫。

珠树三千尘不染,画阑十二路相通。

兰台客往曾鸣凤,芸馆人传昔射龙。

千载源流知有属,是谁清梦度江中。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仙境景象,诗人以“蜃楼”为起点,构建出一个奇幻的世界。首句“蜃楼峍屼倚苍空”,形象地描绘了蜃楼高耸入云,与天空相接的壮观景象。接着,“下瞰冯夷碧玉宫”,通过视角转换,将读者的目光引向海底的宫殿,冯夷是水神,碧玉宫则象征着仙境的纯洁与美好。

“珠树三千尘不染,画阑十二路相通”两句,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纯净与和谐。珠树象征着珍贵与美好,三千珠树寓意着无穷的财富与幸福;画阑十二路,则展现了仙境的广阔与连通性,暗示着不同世界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兰台客往曾鸣凤,芸馆人传昔射龙”两句,通过历史典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兰台、芸馆分别指代藏书之处,鸣凤、射龙则是古代传说中的吉祥之象,表达了对知识与美德的尊崇。

最后,“千载源流知有属,是谁清梦度江中”两句,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既是对仙境永恒不变的赞美,也是对追求理想与梦想的呼唤。千载源流,意味着时间的长河,而“是谁清梦度江中”则暗示着追求者的心境,他们穿越时空,追寻心中的理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174)

郭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何许二前辈壁韵四首(其二)

红尘飞断即仙城,潮打江涯触磬声。

宝尼珠光从海接,菩提树影伴僧行。

香分绮席风幡动,月满瑶波水镜平。

况有主宾成二美,不妨拚饮到天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何许二前辈壁韵四首(其三)

锦缆牙樯何处舟,采将杜若过芳洲。

引雏江燕还怜暑,近槛芙蓉忽报秋。

习静最宜松下鹤,忘机爱侣水边鸥。

醉看明月归来晚,一棹歌声古渡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何许二前辈壁韵四首(其四)

白石清江远俗尘,紫云苍雾拥通津。

游遨不断南城兴,尊酒常多北海宾。

汀沚渚凫暄丽日,雪儿银管对芳晨。

文溪溪水年年碧,歌濯于今庆有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谒李忠简公祠

一代人龙起海东,顿令千载仰高风。

祇今南宋遗编在,犹述当年补衮功。

白简绣裳明旭日,雁声秋色满晴空。

亦知地胜因人杰,同矹江流砥柱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