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巫山高》是南北朝时期诗人萧诠所作,通过对巫山和巫峡的描绘,展现了其壮丽的自然景观与神秘的氛围。
首句“巫山映巫峡,高高殊未穷”,开篇即以“巫山”与“巫峡”相映衬,展现了一幅高耸入云、连绵不绝的壮丽景象,暗示了其难以穷尽的广阔与深远。接下来,“猿声不辨处,雨色讵分空”两句,通过猿猴的啼叫声与雨色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烟雨迷蒙之中,难以分辨真实与虚幻。
“悬崖下桂月,深涧响松风”则进一步描绘了巫山的奇特地貌与自然风光。悬崖峭壁之下,明月如桂,照亮了幽深的山谷;深邃的溪涧中,松涛阵阵,回响在山谷之间,形成了一种动与静、光与影的和谐之美。最后,“别有仙云起,时向楚王宫”一句,将想象中的仙境与现实中的楚王宫相连,既表达了对巫山美景的赞美,也寄托了对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巫山高》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巫山的壮美与神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奇,也融入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憧憬,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