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纪游赠刘珥江

爱山人少说山多,名山之约恒蹉跎。

羡君胸次有丘壑,偕余步屣寻松萝。

晨发浣花道,夕憩郫筒阿。

子云阁上蠹简散,杜宇城头乌尾讹。

鸿蒙岧嵉临天谷,崖阜?嵲瞰惊波。

离堆㑂佛蟠赑屃,都堰蜿蜒压蛟鼍。

翩如楚矶驾黄鹤,驶如蜀栈骑青螺。

昌蕧扶掖赤藤杖,谢公屐齿青苔窠。

王乔双舄能济胜,郑虔檐花同经过。

伏龙仙观模断碣,疏江新亭听俚歌。

下濑千筏风外鹢,遥岑一点烟中螺。

漏天夜雨丹枕警,朝云解駮红镜磨。

玉壶携春恣谈笑,银鞍傍险仍婆娑。

明月津亭又分袂,暌景后命江阳舸。

聊书短韵邀君和,青城回首青嵯峨。

浮生聚散飞鸿似,四者难并将柰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青城纪游赠刘珥江》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刘珥江一同游历青城山的场景。诗中以“爱山人少说山多”起笔,表达了对名山美景的向往和未能常游的遗憾。接着赞美刘珥江胸有丘壑,两人一同漫步山间,从浣花道出发,经郫筒,游览了子云阁、杜宇城等名胜,沿途景色壮丽,如鸿蒙天谷、崖阜险峻,还有离堆、都堰等历史遗迹。

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如“楚矶驾黄鹤”、“蜀栈骑青螺”,形象地描绘了山势的险峻与秀美。他们还穿行于赤藤杖和青苔之间,仿佛古代仙人一般。在仙观和亭台中,诗人聆听俚歌,感受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夜晚,雨打丹枕,朝云映照红镜,增添了诗意。他们在津亭分别,乘坐江阳舟离去,留下对青城山的深深眷恋。最后以“浮生聚散飞鸿似”表达人生的无常,感叹相聚的不易和离别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与友人共游的美好时光,体现了明代文人墨客的游记诗风。

收录诗词(1519)

杨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字:用修
  • 号:升庵
  •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 生卒年:1488~1559

相关古诗词

太华寺别张季文

华顶云,滇海月。携手三度游,同心两回别。

携手同心此地分,他乡客路复离群。

明年载酒花林下,啼鸟春山谁共闻。

形式: 古风

剌桐花行

剌桐花,苍梧树。潇洒迎凉辰,庵蔼留炎暮。

渥翠扫蛮烟,飞英飘瘴雾。

蛮烟瘴雾雨馀天,耀彩舒芳最可怜。

红欺鹦喙浅,砂点鹤头鲜。

连林千炬烂,照水百枝然。

星回节后流萤院,乞巧楼前乌鹊筵。

边候两年通象译,方隅万里接龙编。

故乡殊未返,空园聊息偃。

一夕复一朝,竹看岁华晚。

环波海碣渺渺流,干云金碧层层献。

汀际遥瞻柳浑洲,陇坻长望张衡坂。

钩陈阁道紫微垣,鸣銮曳佩列文轩。

建章东回下鹄沼,甘泉西对宿麟园。

金芝炜晔商飙起,玉植青葱瑞露繁。

翡翠丛中游蛱蝶,莺黄叶底集雏鹓。

枝近上林全许借,树高温室竟无言。

讵信长年悲落木,谁怜迁客赋登薠。

归去来,定何日,秋菊英英桂将实。

憩蘧庐,宴蓬荜,浊酒田家醉不辞,清缨渔父愁先失。

形式: 古风

雪关谣

雪山关,雪风起。十二月,断行旅。雾为箐,冰为台。

马毛缩,鸟鸣哀。将军不重来,西路何时开。

形式: 古风

伏枕行赠严应阶

慎也投荒今五年,朅来卧病左足偏。

临床伏枕与子别,心断神伤魂黯然。

忆昔去国行戍边,吊影累累入瘴烟。

永昌试问在何处,都门相违万三千。

虎豹昼横林箐侧,魑魅夕度关山颠。

肝肠欲绝陇头水,梦寐忽到夜郎天。

肉黄皮皱形半脱,喜一见子日周旋。

除馆西河客乐土,倾壶北道宾初筵。

悲歌慷慨悲壮士,风流儒雅追先贤。

解鞍青华洞,褰裳碧玉泉。

抽子琼敷藻,枉我瑶华萹。

衰迟远寻留药价,寂寞时共买山钱。

同手意气同兄弟,异乡会合情尤异。

贫鐜岂叹云雨翻,急难实在风波地。

昂昂严夫子,矫矫人中龙。

长才抱经济,大雅含舂容。

叩之清庙絙朱瑟,悬之东序铿金镛。

我今甘心憔悴穷山中,子亦胡为淹留簿书丛。

朱轮五马人马贵,青翰双鱼海若宫。

七泽霜风鸣五两,白蘋丹枫渺予望。

分手遥指大江西,愁心巳挂匡庐上。

严夫子,交谊非凡流,往时倾盖今回头。

子行高步隘九州,我病崔隤思一丘。

水蛩草駏那忍弃,云鹏篱鴳难相求。

待子功成采药去,期子共结逍遥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