崧台石室隋志本名定山林惟乔以为别号赋诗赠之

守玄栖定山,夙禀海鹤姿。

周眄崧台外,巽坎涣以驰。

乘猋溯江汉,帝乡良可期。

而吾谢尘坌,所信惟在斯。

抗志逮莘野,述业遵仲尼。

委怀缅云月,琴书恒自怡。

彼流正浪莽,此定焉能移。

陟岵谅有慕,采芳多紫芝。

持此北堂寿,愿言越期颐。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和心境,他居住在定山的石室中,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诗中提到的“守玄栖定山”表明了这位隐士对道家哲学的信仰,追求内在的纯净与超脱世俗的束缚。

“周眄崧台外,巽坎涣以驰”,展现了隐士在山川之间自由游走,内心充满对宇宙万物的感悟与理解。“乘猋溯江汉,帝乡良可期”,表达了他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尽管身处山林之中,但心中仍有对更高层次精神追求的渴望。

“而吾谢尘坌,所信惟在斯”,强调了他远离尘世喧嚣的决心,坚信自己的选择和内心世界的美好。“抗志逮莘野,述业遵仲尼”,通过引用古代圣贤的故事,进一步阐述了他追求道德修养和知识传承的决心。

“委怀缅云月,琴书恒自怡”,描绘了他在云月之下弹琴读书,心灵得到慰藉的画面,体现了他对精神生活的重视。“彼流正浪莽,此定焉能移”,表达了面对外界纷扰,他内心依然坚定,不为所动的态度。

“陟岵谅有慕,采芳多紫芝”,提到他怀念家乡,同时也赞美了山中的美好景色,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持此北堂寿,愿言越期颐”,表达了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生活方式,为家人带来长寿与幸福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追求内心世界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态度,以及对道德修养、知识传承和家庭幸福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999)

黄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梁思伯招饮观大池浮磬石

炎城朝雨霁,曦灏气方永。

吾庐邻大池,折旋类同井。

凤阁贤主人,飞盖自邀请。

巾车入镜林,雕垣一何整。

花竹憺清幽,禽鱼逐光影。

旷荡云天中,坐觉尘虑屏。

班荆列琼筵,持觞玩华景。

潜波出浮磬,奇峦光囧囧。

飞跃其犹龙,岂伊徒硁硁。

作霖升北阙,发迹起南岭。

矫首怀文康,于今嘅人景。

冠霞陟彤楼,乘飙汜兰艇。

庭阶森玉立,儿孙劝醪茗。

浩歌微醉中,逍遥独深省。

形式: 古风

广居篇梦中作

乾穹罗万象,坤垕承九霄。

赋人成泰宇,结构胡漂摇。

真宰莅灵台,旦夕万神朝。

龙光溢端冕,日月相为昭。

寸田何膴膴,车乘正翘翘。

招善不纳邪,邪慝居然消。

而我栖其中,相与真久要。

澄虑乃安步,于焉得逍遥。

采采东篱花,沿途盈翠条。

萱然生意满,众芳未尝凋。

那知广居外,秋声渐萧萧。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秋日静坐偶成

旭日照南楹,商飙鸣北林。

众芳何靡靡,高怀独森森。

岂曰松柏姿,不为寒暑侵。

物性有奇赋,世俗谁知钦。

中夜神气复,见此天地心。

操存觉和适,三叠有鸣琴。

惟应郁罗上,可与言知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石岐夜泊

香山秀出南海壖,四围碧水涵青天。

七星峰峦拥楼堞,北斗照耀开云烟。

云烟长自峰峦起,覆露千家连百里。

渔歌菱唱不胜春,桂楫兰桡镜光里。

石岐夜泊白鸥沙,南台缥缈浮梅花。

蛟浦澄澄洗明月,龟城蔼蔼升繁霞。

繁霞明月从昏晓,翠栱朱甍纷窈窕。

井澳空传北骑仙,乌岩多见南棱鸟。

鸟飞仙去杳难寻,木自成乔水自深。

登堂一入青山郭,尚友惟闻绿绮琴。

绮琴古韵真奇绝,正气当年动寥泬。

共言解愠协薰风,谁司知音成白雪。

白雪薰风调莫弹,栽桃栽柳世称难。

身随列宿归天上,迹比灵光寄此间。

大北山前松柏老,寿星原上多瑶草。

采采今为南陌行,迢迢昨忆青门道。

道出青门月子冈,浴凫飞露满莲塘。

竞誇北里量牛马,绝胜西康集凤凰。

豪华比屋何须数,海错山珍弃如土。

到处那无种玉田,营家自有藏金坞。

豪华堪羡更堪悲,零落山丘能几时。

红锦葳蕤装半臂,磨灭芳名谁复知。

此时壮志期鸿鹄,此夜疏镫照帆宿。

浩歌梁甫回阳春,沧波渺渺桑田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