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州公馆和壁间韵

苦雨顽云昼不开,宜春空有望山台。

三秋物色临吴尽,万里干戈入楚来。

感旧独怀江树月,登高多负菊花杯。

平生不尽忧时意,那羡徒歌郢下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连绵阴雨与乌云笼罩的压抑景象,心中充满对春天的期待与对远方山川的向往。诗中“苦雨顽云”四字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沉闷压抑的氛围,紧接着“宜春空有望山台”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渴望,却只能遥望而不可及的无奈。

“三秋物色临吴尽,万里干戈入楚来。”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绪,将目光从眼前的阴霾转向更广阔的时空,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感慨,也有对战乱纷扰的忧虑。诗人似乎在感叹,即使在深秋时节,江南的美丽风光也难以掩盖战争带来的破坏与痛苦。

“感旧独怀江树月,登高多负菊花杯。”这两句则更多地触及了个人情感层面,诗人独自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仿佛在月光下的江边树木中寻找一丝慰藉。然而,即便是在登高远眺之时,面对满目的秋色与菊花,也无法消解心中的愁绪与遗憾。

最后,“平生不尽忧时意,那羡徒歌郢下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理想的深切关怀。他感叹自己一生中未能完全表达出对时代的忧虑,相比之下,那些在郢地吟唱的才华横溢之士,或许只是徒有其表,缺乏真正的忧国忧民之心。这不仅是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也是对时代风气的一种批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远的历史视角,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注与思考。

收录诗词(27)

徐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朱得之

当年腹笥倾多士,百战文场老息机。

紫绶金鱼心落莫,丹丘瑶草路依微。

湖边春色浮新蚁,槛外晴光动舞衣。

莫向山中论岁月,仙游应与世人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晚渡

霜白城下寒,江空夜船渡。

萝月转林微,照见行人路。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遇]韵

见梅

仙子新裁白练衣,淡妆犹自愧芳菲。

陇头久识殷勤意,今夜月明花莫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虎丘怀古

虎丘山塔倚天开,吴苑离宫遍草莱。

旧日繁华何处是,松风长写后人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