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即席》由清代诗人吴希鄂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场宴会上的场景与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与热闹,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波动。
首句“麝云酒雾喷华筵”,以“麝云”形容酒香浓郁,如同云雾般弥漫在华丽的宴席上,营造出一种醉人而神秘的氛围。接下来,“赋里惊鸿照目前”一句,通过“惊鸿”这一典故,形象地描绘了宴会上佳人的美丽身影,仿佛从诗赋中走出,照亮了眼前的宴席,增添了浪漫与梦幻色彩。
“四座春风酬艳福,一尊新月小游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欢乐气氛。春风代表着温暖与生机,这里用来形容宾客们享受着美好的时光,艳福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将宴会比作“小游仙”,暗示了这场盛宴如同仙境中的欢聚,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愉悦感。
“漏壶未肯憎长夜,瑶轸何腌惜绮年”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珍惜当下的主题。漏壶是古代计时工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但在这场盛宴中,它似乎不愿催促夜晚的到来,显示出人们对于美好时光的留恋。瑶轸,即瑶琴,此处借指宴会中的音乐与欢声笑语,表达了人们在享受此刻的同时,也对青春岁月的珍惜之情。
最后,“只恐芳时容易过,香痕如梦梦如烟”两句,点明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芳时,指的是美好的时光;香痕,可能是指宴会上留下的美好记忆或香气,如梦如烟,则表达了这些美好回忆如同梦境一般,虽短暂却令人难以忘怀。整首诗在描绘宴会盛况的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飞逝、美好易逝的深深忧虑与感慨,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