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旅怀

栖栖羁客眼长开,蔌蔌清灯落晓灰。

北雁有情书未到,寒衾无梦雨频来。

今年白发看仍少,去日青春挽不回。

别后故山应好在,小窗辜负翠云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秋夜旅怀》由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描绘了诗人独处异乡、秋夜难眠的情境。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的思念。

首联“栖栖羁客眼长开,蔌蔌清灯落晓灰”,以“栖栖”形容诗人不安定的生活状态,“羁客”点明其为漂泊之人。深夜难眠,清灯相伴,直至晨光初现,灯芯燃尽,灰烬落下,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孤独而漫长的夜晚。

颔联“北雁有情书未到,寒衾无梦雨频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北雁南飞,似乎带着诗人未寄出的思念,却未能送达;寒夜中,诗人难以入梦,窗外的雨声更添了几分凄凉。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北雁赋予情感,使其成为诗人情感的寄托,而雨声则成了无法排遣的外界干扰。

颈联“今年白发看仍少,去日青春挽不回”,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尽管岁月在脸上留下了痕迹,但心中依然保持着年轻的心态;然而,往日的青春时光却一去不复返,无法挽回。这句诗既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也是对生命短暂的深刻领悟。

尾联“别后故山应好在,小窗辜负翠云堆”,诗人虽然身处异乡,但心中依然挂念着故乡的山水。他想象着别后,故乡的山川依旧美好,而自己却因羁旅在外,辜负了家乡那片翠绿的美景。这一句充满了对家乡的深情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独处异乡时的孤独、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2047)

周紫芝(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 字:少隐
  • 号:竹坡居士
  •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 生卒年:1082-1155

相关古诗词

次韵飞卿

随计京华忆去年,梦魂合眼到家山。

早无半菽能糊口,晚得三钟只汗颜。

老懒不堪朱墨里,此心终在水云间。

尺椽分我江边路,留与他年作往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李子至与陈相之定寻梅之约篇尾见及

谢朓樽前忆语离,别来怀抱只愁知。

鹡鸰原近识君晚,鸿雁书遥寄客迟。

何事不嫌霜后鬓,尚邀同醉雪残枝。

今年新得梅花句,华萼诗中第几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相之和李子至寻梅诗

江南洛社各天涯,何事高人亦见思。

句法风流云烂漫,旅情飘泊燕差池。

樽前病骨难供醉,花下枯藤可强枝。

莫唤孤山林处士,扬州何逊自能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刘文卿烧木犀沉为作长句

海南万里水沉树,江南九月木犀花。

不知谁作造化手,幻出此等无品差。

刘郎嗜好与众异,煮蜜成香出新意。

短窗护日度春深,石鼎生云得烟细。

梦回依约在秋山,马上清香扑霜霁。

平生可笑范蔚宗,甲煎浅俗语未公。

此香似有郢人质,能受匠石斤成风。

不须百和费假合,成一种性无异同。

能知二物本同气,鼻观已有香严通。

聊将戏事作薄相,办此一笑供儿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