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方叔南充簿

六月东山道,炎风满去鞍。

谯周之旧里,仇览此初官。

簿领无烦壅,图书好燕安。

清朝名路阔,慎勿学长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六月时分行经东山道,炎热的风吹满马鞍。
这里是谯周曾经居住的地方,仇览在此初次担任官职。
文书事务不繁重,读书品茶是乐事。
清早的道路宽广,切勿效仿他人长吁短叹。

注释

东山道:指代东山的道路。
炎风:炎热的风。
去鞍:离开马鞍,骑行或步行。
谯周:历史人物,蜀汉时期学者。
旧里:故乡,旧居之地。
初官:初次担任的官职。
簿领:公文、文书。
烦壅:繁杂堵塞。
图书:书籍。
燕安:闲适,安逸。
清朝:清晨。
名路:显赫的大道。
慎勿:切勿,务必不要。
长叹:长久的叹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六月炎热的天气中,骑马穿行于东山的小道。诗人借此抒发了对故土和初任官职的怀念之情,同时表达了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不愿意追随世俗喧嚣的态度。

"六月东山道,炎风满去鞍" 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述传递出夏日的热烈与行走者的劳顿。诗人以此开篇,营造了一种沉重而又略带忧郁的情绪。

"谯周之旧里,仇览此初官" 这里的“谯周”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国名或地名,而“旧里”则是对故乡的一种温馨称呼。诗人通过提及自己的祖先和出生的地方,表达了对家乡深厚的情感。同时,“初官”意味着这是他第一次担任官职,也可能包含了一种对过去职业生涯的回忆。

"簿领无烦壅,图书好燕安"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希望过上一种简单、清净的生活。"簿领"指的是管理文书的官员职务,而"无烦壅"则表达了一种轻松自在的情态。"图书"和"好燕安"更是强调了诗人对于学问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清朝名路阔,慎勿学长叹" 这两句似乎是在告诫某位友人(郭方叔),在宽阔而且著名的大道上行走时,要小心谨慎,不要轻易效仿他人的生活态度或发出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个人情感和职业生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送郭经知县

促促送归客,短亭垂柳风。

离樽掩残日,去骑若轻蓬。

百里讴歌内,三年畏谨中。

乡人问蜀物,笑指一囊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黄梦得

去年轻舳过巫山,今日羸骖度剑关。

孤客每嗟随断梗,慈亲常把梦连环。

兰陔岁晚虽堪采,桂窟春深正好攀。

决取荣科归旧里,板舆迎侍且承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蒲霖中舍致仕归阆中

急趋长拜倦劳劳,自笑风埃满绿袍。

官味十年如水薄,归心一日共云高。

毫釐已悟蜗争角,文彩须知凤得毛。

且喜还家收拾在,锦屏山下旧东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送潘司理秘校(其二)

曲栈绕斜谷,钩栏天际分。

吟鞭摇岭月,倦枕拂溪云。

好景不关俗,新诗皆属君。

西南有归客,一一幸相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