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馆陈沧洲先生手植槐

虚宿之精落公手,化为此树森高寒。

绿云战雨忽百载,苍根拔地中孤蟠。

一段青铜高过屋,年年目饱冰霜足。

贞干犹疑宿彩鸾,丹心真合供神烛。

琪林碧树空清高,幸草凡花都慑伏。

表祥殊似建隆观,流芬并胜音声木。

长安驰道千万株,鼠耳兔目争扶疏。

却到城东誉嘉树,树犹如此人何如?

当日盲风吹雨黑,独对青天不改色。

雷霆在上鉴此心,枝叶虽多心自直。

温室归翻种树书,留会云根耐剥蚀。

想见长镵孤往时,护持只信神明力。

江南是处皆棠阴,海上人来增叹息。

先生树木如树人,百年落落树亦神。

槐花满地踏秋雨,我是先生旧部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许乔林的《湘潭馆陈沧洲先生手植槐》描绘了一棵由陈沧洲先生亲手种植的槐树,历经风雨变幻,依然挺拔高洁。诗中以“虚宿之精”象征槐树的灵秀,经过百年风雨,树根深深扎根于大地,青铜般的树干直指苍穹,经受严寒酷暑考验。槐树的清高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被赞誉为吉祥的象征,其芬芳超越了普通树木。

诗中还借槐树的坚韧和不改本色,表达了对陈沧洲先生高尚品格的赞美,即使在逆境中也能坚守正直,如同温室中的树木,仍能保持初心。最后,诗人感叹江南到处都有像陈先生一样培养人才的环境,而他自己则是先生的门生,对槐树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整首诗通过槐树的形象,寓言式地歌颂了陈沧洲先生的人格魅力和教育影响,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美德的崇尚和对师长的敬仰。

收录诗词(2)

许乔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郦山道院

郦山山下路,仙居幽可寻。

万木环古观,秋老犹阴森。

我来日已昃,铃铎閟清音。

天寒树阴薄,时见下饥禽。

道人三五辈,痴坐兀似瘖。

抠衣登层阁,延眺涤烦襟。

山风悠然至,诗对遥峰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独乐园

中外推全德,园林忍自宽。

十年同放逐,此日乃盘桓。

鸟不禁投宿,枝惟剪碍冠。

退犹思择物,莫作邵窝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吊禅陵次姚春木韵

荒榛郁郁锁苍烟,驻马山城望睪然。

千古何胜亡国恨,几人曾获令终年。

长官酹酒重阳节,牧竖高吟落照边。

疑冢阿瞒何处是,有怀休更问青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九日信州登高用杜韵

遥闻塞北雁声哀,纵目屏南鹤影回。

万里云山随地阔,一江波浪接天来。

秋花旧觅陶潜径,倦客频登子美台。

垂老他乡欢此会,且将桑落倒深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