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

吴棉已把桃笙换,流光最惊羁旅。

蜡屐寻山,黄泥封酒,小有逢迎今雨。怀沙辍赋。

梦不到南州,邓林夸父。

且逐寒潮,金阊一角饯秋去。觉来谁与相遇。

有卷中姚合,楼上孙楚。

催我归舟,鸳鸯牒紧,莫恋闲鸥野鹭。青溪粥鼓。

道来岁重寻,须携箫侣。多谢词仙,低回吟冶句。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这首《台城路》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其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友情、自然之美的向往。

首句“吴棉已把桃笙换”,以吴地的棉被替换桃笙,暗示季节更迭,时光流转。接着“流光最惊羁旅”一句,直接点明了时间的匆匆和旅人的孤独感。接下来的几句“蜡屐寻山,黄泥封酒,小有逢迎今雨”,描绘了诗人踏着木屐登山,品尝封存的黄泥酒,在雨中偶遇的情景,充满了诗意与生活气息。

“怀沙辍赋”借用屈原《怀沙》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梦不到南州,邓林夸父”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抒发了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寻。“且逐寒潮,金阊一角饯秋去”,诗人选择追随寒潮,告别秋天,表现出一种决绝与洒脱。

“觉来谁与相遇”一句,表达了诗人醒来后,感到孤独与失落。“有卷中姚合,楼上孙楚”,引用古代文人姚合、孙楚的故事,寄托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催我归舟,鸳鸯牒紧,莫恋闲鸥野鹭”,诗人渴望归家,不愿留连于闲散的生活,体现了他对自由与回归的追求。

最后,“青溪粥鼓,道来岁重寻,须携箫侣”,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逢旧友、共赏美景的期待。“多谢词仙,低回吟冶句”,则是对能够创作出如此美妙诗句的词仙的感谢与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艺术与美的追求。

整体而言,《台城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友情以及艺术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585)

龚自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 籍贯:27岁中举
  • 生卒年: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

相关古诗词

应天长

山僧许我移茶灶,不用当关仙鹤报。松杉杪。

钟鱼杳。天际真人相揖笑。梦回曾似到。

记得卷中秋晓。我吞长虹一啸,吴天落月小。

形式: 词牌: 应天长

点绛唇.攠记四月之游

典却珠钗,高楼特启樱桃宴。江风吹楝。

恰喜鲥鱼荐。不许偎红,只许深杯劝。窗三面。

推开一扇。故使雏鬟见。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好事近.攠记仲夏情事

名俊出天然,字近曹娥碑格。

何以报他纨扇,馈一筐梅实。

平江暮雨太酸生,江上黯行色。

行过松陵古道,得断肠消息。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虞美人

高楼卜罢刍尼至。读我龙鸾字。门前青翰泊双双。

怕见芙蓉未敢涉秋江。今年青鬓搔逾短。

那有忘忧馆。文君倘制白头吟。

为报相如客里乏黄金。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