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生惠山图次元韵

佳树阴森欲碍空,画成夜落灯花红。

绝怜带经自锄者,未忍竟别天垂翁。

汾河春云散高柳,湘水微茫绿于酒。

翁归天末见青山,临风莫负挥弦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交融。首先,“佳树阴森欲碍空”,开篇即以“佳树”点明主题,树影浓密,仿佛要遮蔽天空,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氛围。接着,“画成夜落灯花红”,将画面进一步深化,夜晚的灯火映照在画上,形成一片红光,既增添了画面的色彩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生活的温馨。

“绝怜带经自锄者,未忍竟别天垂翁。”这两句诗中,“带经自锄者”可能是指耕读结合的隐士,他们一边读书一边劳作,体现了古代文人追求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和谐统一。“未忍竟别天垂翁”,则表达了对老者的尊敬与不舍,或许是在描绘一位老人在自然中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汾河春云散高柳,湘水微茫绿于酒。”这两句诗分别描绘了汾河和湘水的景色,春天的云彩在高柳间飘散,河水在微弱的光芒下呈现出如同美酒般的绿色,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最后,“翁归天末见青山,临风莫负挥弦手。”这两句诗以“翁”作为线索,描述了老人归家途中所见之景,虽未直接描绘青山,但通过“天末”一词,暗示了远方的山峦。同时,诗人提醒读者,在面对如此美景时,不应辜负手中的琴弦,即意味着不应错过表达内心情感的机会,无论是对自然的热爱,还是对生活的感悟,都值得我们用心去体验和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深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36)

陈方(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洞虚宫

真馆时时到,仙花树树幽。

西风寒入竹,北斗夜当楼。

颇觉乾坤异,宁为岁月幽。

乞分筇竹好,相伴赤松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寄王仲升

陌上谁家子,行春并骑来。

挥鞭不相问,回顾复疑猜。

二月初消雪,东风尚落梅。

更寻禅寂地,石上玩苍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清閟阁

湘帘半捲云当户,野鹤一声风满林。

才立簟纹波细细,又疑墙影雪阴阴。

竹摇棐几常开帙,花落藜床独抱琴。

不谓世间仍得此,恍然飞屩驻仙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新正独坐

柳叶参差兰叶长,西邻春酒郁金香。

吾生不饮唯搔首,此物多情故恼肠。

发已镜添新岁白,书仍笔点旧时黄。

向人节序年年异,来往犹烦礼数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