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极乐寺大雨雪

万国衣冠共一新,婆娑独占上方春。

谁知向阙山呼日,正是飞花极乐辰。

寂寂僧归云际寺,溶溶月照陇头人。

年来鬓发随刀落,欲脱尘劳却惹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日极乐寺的大雨雪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在极端天气下的人间百态。

首联“万国衣冠共一新,婆娑独占上方春”描绘了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的景象,极乐寺仿佛独享春天的恩赐,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极乐寺的生机勃勃与外界的万象更新相映成趣,突出了寺庙的宁静与祥和。

颔联“谁知向阙山呼日,正是飞花极乐辰”则通过巧妙的比喻,将向阙山比作呼唤太阳的使者,而此时正是雪花飘飞、极乐无比的时刻。这一联不仅描绘了大雪纷飞的壮观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颈联“寂寂僧归云际寺,溶溶月照陇头人”转而描写僧人的归途与月光下的陇头人,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云际寺的寂寂与月光下的陇头人形成对比,既表现了寺庙的清幽,也反映了人间的忙碌与孤独,体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

尾联“年来鬓发随刀落,欲脱尘劳却惹尘”则是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世事沧桑的感慨。鬓发随刀落象征着岁月的流逝,欲脱尘劳却惹尘则表达了诗人虽想摆脱世俗的束缚,但现实却难以如愿的无奈。这一联直抒胸臆,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极乐寺大雪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僧人生活、人间百态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悟,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48)

李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 字:宏甫
  • 号:卓吾
  • 籍贯:福建泉州
  • 生卒年:1527~1602

相关古诗词

雨中塔寺和袁小修韵

无端滞落此江濒,雨湿征衫逢故人。

但道三元犹浪迹,谁知深院有孙身。

才倾八斗难留客,酒赋千钟不厌贫。

自是仙郎佳况在,何妨老子倍精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读羊叔子劝伐吴表

三马同槽买邺都,转身卖与小羌胡。

山涛不是私忧者,羊佑宁知非算无。

天堑长江权入晋,地分左衽终输吴。

当时王谢成何事,只好清谈对酒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读刘禹锡金陵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怀古独称刘。

千寻铁锁沈江底,百万龙骧上石头。

赋就群公皆阁笔,功成二子莫为雠。

钟山王气千年在,不见长江日夜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琉璃寺

琉璃道上日初西,马绕秋风万木低。

僧舍不关从客主,田家有酒为谁携。

篱边小雨催黄菊,山岫明星报晓鸡。

自有深公为伴侣,何妨一笑过前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