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思归》是宋代诗人张纲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归家不得的无奈之情。
首联“梧阴低落月,蛩响怨凄风”以梧桐树的阴影投射在月光下,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梧桐叶落,月影斑驳,秋虫的鸣叫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怨和凄凉。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巧妙地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
颔联“旧隐江烟里,归期客梦中”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将自己过去的隐居之所置于江边的烟雾之中,既是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也是对未来归家的向往。然而,归期却只能在梦中实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让诗人的情感更加复杂和沉重。
颈联“揽衣惊带缓,看烛待花红”则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进一步展现诗人的思绪。诗人披衣而起,发现腰带松了,这既是身体的变化,也暗示着内心的波动。他凝视着蜡烛,期待着花灯的红光,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等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失落感。
尾联“莫谩呼欢伯,驱愁正罔功”则是诗人情感的集中爆发。他劝慰自己不要借助酒来驱散愁绪,因为饮酒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加剧内心的痛苦。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无奈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解决内心困扰方法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其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与归家不得的无奈,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