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东泉同张处士诣藏律师兼简县内同官因寄齐中书

苍崖抱寒泉,沦照洞金碧。

潜鳞孕明晦,山灵閟幽赜。

前峰何其诡,万变穷日夕。

松老风易悲,山秋云更白。

故人邑中吏,五里仙雾隔。

美质简琼瑶,英声铿金石。

烦君竟相问,问我此何适。

我因赞时理,书寄西飞翮。

哲匠熙百工,日月被光泽。

大国本多士,荆岑无遗璧。

高网弥八纮,皇图明四辟。

群材既兼畅,顾我在草泽。

贵无身外名,贱有区中役。

忽忽百龄内,殷殷千虑迫。

人生已如寄,在寄复为客。

旧国不得归,风尘满阡陌。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山幽谷中的清泉和古寺,环境宁静而神秘。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化的愿望。

“苍崖抱寒泉”一句,设定了一个深邃的山谷之中,有着清冷的泉水。接下来的“沦照洞金碧”,则描绘出泉水在洞穴中的光影变化,显得珍贵而神秘。

“潜鳞孕明晦”和“山灵閟幽赜”两句,更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深与神秘,似乎有着超自然力量的存在。这里,“潜鳞”可能暗指水中生物,而“山灵”则是山中之灵。

前半部分的描写构建了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为后续的情感表达和哲理思考提供了基础。

进入第二部分,诗人开始叙述自己的情感与遭遇。“故人邑中吏”一句,点明了诗人的朋友或知己在城中担任官职,而自己则远离尘世。紧接着的“五里仙雾隔”,则表达了一种精神上的交流与隔绝。

接下来的几句,“美质简琼瑶,英声铿金石”、“烦君竟相问,问我此何适”,诗人通过赞扬对方之美好,同时询问自己的归宿。这不仅是对友人的思念,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困惑与探索。

“哲匠熙百工,日月被光泽”一句,是在赞美藏律师的智慧和能力,而“大国本多士,荆岑无遗璧”则表达了一种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期望与信心。

然而,在“高网弥八纮,皇图明四辟”之后,诗人又转向个人的处境,“群材既兼畅,顾我在草泽”,这里的“我”似乎是迷失在广阔世界中的个人,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力。

最后几句,“贵无身外名,贱有区中役”、“忽忽百龄内,殷殷千虑迫”,诗人表达了对名利的淡然,同时也感受到了时间流逝与世事变迁所带来的压力和忧虑。

“人生已如寄,在寄复为客”一句,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诗人将自己的人生比喻为旅途中的暂居,而自己的身份则是不断漂泊的旅人。这不仅是一种深刻的人生感悟,也是对世事无常的一种悲凉体认。

“旧国不得归,风尘满阡陌”作为全诗的结尾,表达了对故乡无法回归的无奈,以及对尘世纷争所带来的迷茫与失落感。这里,“旧国”的概念,不仅是指物理上的家园,更有着精神上的根基和依托。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物质世界、追求心灵自由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中的困顿与无奈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68)

李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字:君虞
  • 生卒年:约750—约830

相关古诗词

杂曲

妾本蚕家女,不识贵门仪。

藁砧持玉斧,交结五陵儿。

十日或一见,九日在路岐。

人生此夫婿,富贵欲何为。

杨柳徒可折,南山不可移。

妇人贵结发,宁有再嫁资。

嫁女莫望高,女心愿所宜。

宁从贱相守,不愿贵相离。

蓝叶郁重重,蓝花若榴色。

少妇归少年,华光自相得。

谁言配君子,以奉百年身。

有义即夫婿,无义还他人。

爱如寒炉火,弃若秋风扇。

山岳起面前,相看不相见。

丈夫非小儿,何用强相知。

不见朝生菌,易成还易衰。

征客欲临路,居人还出门。

北风河梁上,四野愁云繁。

岂不恋我家,夫婿多感恩。

前程有日月,勋绩在河源。

少妇马前立,请君听一言。

春至草亦生,谁能无别情。

殷勤展心素,见新莫忘故。

遥望孟门山,殷勤报君子。

既为随阳雁,勿学西流水。

尝闻生别离,悲莫悲于此。

同器不同荣,堂下即千里。

与君贫贱交,何异萍上水。

托身天使然,同生复同死。

形式: 古风

竹溪

访竹越云崖,即林若溪绝。

宁知修干下,漠漠秋苔洁。

清光溢空曲,茂色临幽澈。

采摘愧芳鲜,奉君岁暮节。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自朔方还与郑式瞻崔称郑子周岑赞同会法云寺三门避暑

予本疏放士,朅来非外矫。

误落边尘中,爱山见山少。

始投清凉宇,门值烟岫表。

参差互明灭,彩翠竟昏晓。

泠泠远风来,过此群木杪。

英英二三彦,襟旷去烦扰。

游川出潜鱼,息阴倦飞鸟。

徇物不可穷,唯于此心了。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观回军三韵

行行上陇头,陇月暗悠悠。

万里将军没,回旌陇戍秋。

谁令呜咽水,重入故营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