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袛应初剖判,便有斯江水。
于今知几时,东流犹瀰瀰。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展开描绘。"袛应初剖判,便有斯江水"一句,以一种神奇的设定,讲述了江水的源头,如同一场自然与历史的启示。这里的“袛”字用法别致,可能指某种原始或古老的事物,而“应初剖判”则蕴含着开辟之意,似乎在说江水自古就有。
"于今知几时,东流犹瀰瀰"一句,则是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江水不息的写照。“于今知几时”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到现在这段漫长历史跨度的好奇与思考,而“东流犹瀰瀰”则描绘出江水依旧奔腾不息的壮观,"瀰瀰"音韵给人以连绵不断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和自然景观的独特把握,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感与丰富的情感世界。
不详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西从徼外来,东去还归海。
徒闻朝暮声,讵识年华改。
寒江流不极,叠浪日沄沄。
讵是悲鸣苦,端由清夜闻。
发源由太古,东逝几朝昏。
欲识无穷意,当看石上痕。
一舸乘风汎渺茫,来依芳杜雪鸥行。
难将野服随宾履,七字聊参燕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