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

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紫薇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惆怅相思迟暮。记当日、朱阑共语。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晚霁波声带雨。悄无人、舟横野渡。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翻译

薄雾茫茫,画楼高耸入云。昔年的紫薇郎曾将此楼登临。面对眼前的景物,他大发感慨,写下动人的诗篇。日暮时分,景象令人相思惆怅,记得那时我和她一起私语,多少幸福?不想她一去便没有消息,望断天涯也难有消息。只有岸边的柳树成林,使我的离愁仿佛飞絮,飞舞一片。
节气催绕着年光流转,往日楼下的河水,如今不知流向哪里才停?并非日暮斜阳时才令人伤魂,看见宽阔的原野无边无际,同样让人极为伤心。晚来天气初晴,水波声中似乎还带着雨声。江上静悄无声息,只有一条小舟,在野外的渡口处静静地停放着。江边远处有几座墨色的山峰。天边烟雾茫茫,几棵高矮不齐的树木立着。

注释

霭霭:唐代中书省曾称紫薇省,故在中书省任官者可称薇郎。
此处指杜牧,杜牧曾任中书舍人,故称。
紫微:星名,位于北斗东北,古人认为是天帝之座。
平楚:登高望远,大树林处树梢齐平,称平楚。
也可代指平坦的原野。
带雨: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鉴赏

这首宋词《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由廖世美所作,描绘了春天傍晚时分浮云楼的景象和词人的情感。开篇"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以雾气弥漫的春空和高耸入云的画楼为背景,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画面。"紫薇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表达了词人对登楼远眺的热爱,以及对自己文采的自许。

接下来,词人回忆与佳人的共同时光,"惆怅相思迟暮",流露出淡淡的离愁和对逝去青春的感慨。"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借塞鸿和岸边柳树的形象,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无尽的别离之苦。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感叹时光流逝,曾经的流水如今不知去向,增添了岁月无情的悲凉。"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夕阳西下,词人的心境更加凄凉,望着平坦的原野,心中充满哀伤。

最后,"晚霁波声带雨,悄无人、舟横野渡",描绘了雨后宁静的江面和孤独的小舟,"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则以远处的山峰、草地和朦胧的烟树收束全词,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寂寥的意境,寓言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迷茫。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景致优美,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时光流转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

廖世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生活于南北宋之交的一位词人,生平无考

  • 籍贯:据传是安徽省东至县廖村

相关古诗词

青龙岩

有泉莹洁深谼豅,奫潫湀㶄声如钟。

??使我毛发竖,中有高卧虬髯翁。

砯崖瀑布泻明月,惊溜触石调焦桐。

蠲烦析酲竟造此,稽首匍拜玄冥宫。

蜿蜒莫向此中处,天下苍生待霖雨。

形式: 古风

阮郎归

月桥风槛水边居。画楼三鼓初。草堂收拾读闲书。

起看清夜徂。闲想像,尽踌躇。玉牌金字铺。

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望江南二首(其一)送黄冕仲知福唐

无诸好,方面镇全闽。

千骑泛云归洞府,三山明玉外风尘。依约是蓬瀛。

贤刺史,龙虎檀香名。

金花已传当日梦,锦衣聊慰故乡情。和气万家春。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望江南二首(其一)贺毛检讨生辰

柯山瑞,云路玉桥横。

六月天香琼蕊秀,千年人瑞昴星明。风露湿麒麟。

廊庙器,冰雪照精神。

妙世文章凌贾马,致君事业富姬衡。松桧倚青青。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