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洞下

道人升天久不回,至今洞门向北开。

当时仙仗人不识,白云缭绕山间来。

闯然初望烧香台,百步九折多苍苔。

仙官委蛇剑佩肃,霓旌羽盖光漼漼。

鹤驭欲下风作媒,雪猿白凤势欲颓。

嵌岩石乳谁敢饮,洞下风水声如雷。

龙车遥遥断消息,数百年来化为石。

六朝人物丘墓坏,白骨尽为泥土蚀。

吾昔已炼九华丹,欣寻二洞穷幽寂。

稚川方求句漏令,长史亦赖旌阳力。

手种青精期可择,未能脱去空羁靮。

篮舆往来不惮勤,搔首山前发斑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张公洞的神秘与历史沧桑感。诗人沈辽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将张公洞的自然景观与历史传说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道人升天久不回,至今洞门向北开”,开篇即点明了张公洞的历史背景,暗示着这里曾有高人隐居,如今洞门依旧,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接下来,“当时仙仗人不识,白云缭绕山间来”两句,通过想象中的仙人驾云而来,增添了洞府的神秘色彩。

“闯然初望烧香台,百步九折多苍苔”描绘了探索者初次见到烧香台时的景象,山路曲折,青苔满布,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探寻之路的艰辛。随后,“仙官委蛇剑佩肃,霓旌羽盖光漼漼”则通过仙官的仪态,进一步渲染了洞府的神圣与庄严。

“鹤驭欲下风作媒,雪猿白凤势欲颓”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让鹤、猿、凤等自然元素充满灵性,仿佛整个洞府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嵌岩石乳谁敢饮,洞下风水声如雷”则通过对比,突出了洞府内环境的奇特与险峻。

最后,“龙车遥遥断消息,数百年来化为石”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物是人非的感慨,龙车的消失象征着历史的变迁。而“六朝人物丘墓坏,白骨尽为泥土蚀”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力量,将历史的痕迹与自然的循环融为一体。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不仅展现了张公洞的自然风光与历史底蕴,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向往。

收录诗词(420)

沈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杨师壁

年来病倦厌寻山,且寄青泠白水间。

最爱杨师旧茅舍,频来借榻伴高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奉和敦义张公洞

谁识此间非洞天,白云轮囷石斓斑。

松篁蔽空世务隔,日月不动仙家闲。

金堂玉室不可测,霓旌羽盖终当还。

蛟龙沉渊马空住,会与杨许来追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将行寄蒋三

春风迎我到荆溪,行看秋成忆故畦。

乘兴去来何可恨,为君引领隔湖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招静之

浙西夫子蚤相陪,解印新从海上来。

借得溪边五亩宅,与君共酌任公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