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六十二首(其二十二)

禅床惊震被搽糊,惹得儿孙不丈夫。

拄杖劈头连打出,也教知道赤须胡。

形式: 偈颂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境展开,充满了哲理与幽默。诗人通过描述一位禅师在禅床上的举动,以及对弟子们的教导,展现了禅宗修行的精髓和对弟子们深刻的影响。

“禅床惊震被搽糊”,禅床是禅修者打坐的场所,这里用“惊震”形容禅师的举动,暗示了他非同寻常的言行,而“被搽糊”则可能是在说禅师的行为让周围环境或弟子感到困惑或不解,但这种困惑中蕴含着深刻的启示。

“惹得儿孙不丈夫”,这里的“儿孙”可以理解为弟子们,这句话意味着禅师的行为或言语触动了弟子们的心灵,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修行道路上的不足,仿佛不再是真正的修行者。

“拄杖劈头连打出”,禅师使用拐杖作为道具,直接而有力地指出弟子们的错误或迷惑之处,这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动作,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鞭策,旨在唤醒弟子们的自我反省和觉醒。

“也教知道赤须胡”,“赤须胡”在这里可能象征着真理、本性或某种深奥的智慧。这句话意味着通过禅师的教导,弟子们最终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真实本性,理解到真理的本质,从而达到心灵的觉醒和成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禅宗修行中的关键要素——直指人心、启发觉悟的过程。禅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巧妙地引导弟子们反思自我,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收录诗词(316)

释清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六十二首(其二十三)

祖佛场中不展戈,后人刚地起詨讹。

道泰不传天子令,时清休唱太平歌。

形式: 偈颂 押[歌]韵

颂古六十二首(其二十四)

五色狸奴尽力争,及乎按剑总生盲。

分身两处重相为,直得悲风动地生。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颂古四十首(其十七)

安国安家不在兵,鲁连一箭亦多情。

三千剑客今何在,独许将军建太平。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颂古六十二首(其二十六)

同气相求事可论,一回见面一欢情。

两行何处闲文字,一队谁家好弟兄。

形式: 偈颂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