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江口有感和章无恤

回肠九折。正我问青天,君歌白雪。

吞吐江潮,低徊画艇,分写吟笺几叶。

护说放怀依旧,不禁伤心畴昔。

望处见,钟陵初造,将军孙策。悲咽。

君不见,吊古留题,拓遍金山壁。

点缀烟涛,横吹芦荻,唤到弓腰初月。

还问千年寒照,曾见几朝兴灭。

停舟处,有残山剩水,不堪评阅。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鉴赏

这首《喜迁莺·江口有感和章无恤》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其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感慨。

开篇“回肠九折”,以九曲回肠的形象比喻内心的复杂情感,引出对青天的追问与白雪的歌唱,营造了一种深邃而哀婉的氛围。接着,“吞吐江潮,低徊画艇”描绘了江面的壮阔与行舟的悠然,通过“分写吟笺几叶”表达了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文字之中的细腻情感。

“护说放怀依旧,不禁伤心畴昔”两句,既是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与伤感。“望处见,钟陵初造,将军孙策”则将思绪拉回到历史的长河中,借古人的故事抒发自己的感慨,既有对英雄豪杰的敬仰,也有对历史兴衰的深思。

“悲咽。君不见,吊古留题,拓遍金山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情感,通过“吊古留题”的行为,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追忆与对过往的缅怀。接下来,“点缀烟涛,横吹芦荻,唤到弓腰初月”几句,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意境,仿佛在呼唤着那遥远的初月,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向往。

最后,“还问千年寒照,曾见几朝兴灭”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世事更迭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记忆的珍视。而“停舟处,有残山剩水,不堪评阅”则以具体的场景结束全词,既是对眼前景物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暗示了面对历史与现实的复杂情感时,难以找到确切的答案或评价。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人物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去与未来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238)

董以宁(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 字:文友
  •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相关古诗词

登楼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书怀寄刘五

世事悠悠未遽央,虚名真意两相忘。

休誇失马曾归塞,未省牵牛解服箱。

四客高风惊楚汉,五君新咏弃山王。

秋来安有渔樵梦,多在箕峰颍水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句(其一)

眼中是面前人。

形式: 押[真]韵

上许州吕相公嗣崧许康诗二首并序(其一)嗣崧诗

彼岳惟崧,天作其神。嗣生我公,我公斤斤。

嘉猷矢陈,柄国之均。帝亲命之,纂成前人。

不显其道,惟申是保。公迈厥德,祗祗翼翼。

柔嘉而直,模我彝伦。揉我方国,施于夷貊。

百度是毗,庶绩允熙。罔敢不恪,惟公是若。

帝诏执事,彻申土疆,衍沃腴良。

赋舆溱溱,莫乐于申。

昔在四岳,佑尧象禹,为国心膂。

受民作邦,于今以光。帝告于公,绍胥尔宇。

宪是文武,如申如甫,为周之辅。

诞锡尔祉,惟申甫是似。

乘车错衡,淑施英英,式遄其荣。

公拜稽首,敢扬王休。祈天之久,为天子万寿。

彼岳磐磐,松柏丸丸,公福禄实蕃。

有崇而冈,有大而陵,公寿考是承。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