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画虎不成常类狗,伊谁画狗却如狮。
世方取貌不求实,猛兽满山知不知。
这首诗是元代许有壬所作的《理宗书金丹诗》第四首,以"虎"为主题。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讽刺和批评。首句"画虎不成常类狗",意指模仿或描绘事物时,往往不能准确传达本质,结果可能变得南辕北辙,这里暗指某些人试图模仿高难度的事物却效果不佳,只能像狗而非真正的虎。次句"伊谁画狗却如狮"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反差,指出有人在描绘狗时反而画得像狮子般威猛。
后两句"世方取貌不求实,猛兽满山知不知"揭示了社会风气,人们往往只注重表面的形态,而不去探究实质,即使猛兽遍野,也可能视而不见。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追求虚名浮华,忽视实际价值的忧虑,以及对社会认识肤浅的批判。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犀利,通过对比和讽刺,揭示了社会现象的某些弊端,具有一定的警世意义。
不详
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楼上烟霏暝欲无,楼前车马正驰驱。
幽人不为晨昏迫,只看天然水墨图。
玄都道士不栽桃,却爱生红闹树梢。
此去东风吹不散,仙家自有凤麟胶。
纷纷毂击复肩摩,有此清涟万柄荷。
沈水香中宜早赏,秋声不似雨声多。
琳宫寥阒子声频,树影初圆局几新。
门外茫茫名利海,可怜柯烂竟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