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蛩

寂寂冬夜长,灯火辉微光。

寒蛩窗外鸣,皎皎月入房。

何由迫人耳,髣髴在我床。

感怀难就寐,曳屦步中堂。

凭栏细倾听,忽绕楼上梁。

风多不成曲,啾唧愁予肠。

伊伊重缕缕,持此为谁伤。

空檐铁马动,悲声相抑扬。

正当霜漏尽,幽咽倍凄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夜的寂静与寒冷,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首句“寂寂冬夜长”点明了时间背景,冬夜的漫长与寂静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灯火辉微光”描绘了室内仅有的光源,微弱而温暖,给人以一丝安慰。然而,室外的寒蛩之鸣打破了这份宁静,将冬夜的寒冷与孤独传递给读者。

“皎皎月入房”一句,月亮的明亮与室内的微光形成对比,既照亮了房间,也映照出了诗人的孤独身影。接下来,“何由迫人耳,髣髴在我床”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敏感与内心的不安,仿佛外界的声音都直接作用于他的内心世界。

“感怀难就寐,曳屦步中堂”描述了诗人难以入眠的情景,他在屋内徘徊,试图寻找心灵的慰藉。通过“凭栏细倾听,忽绕楼上梁”这一细节,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外界声音的敏感以及对孤独的深刻体验。

“风多不成曲,啾唧愁予肠”写出了风声的嘈杂,无法构成和谐的旋律,反而让诗人感到心烦意乱。最后,“伊伊重缕缕,持此为谁伤”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似乎在思考着自己的处境与命运,却找不到答案。

“空檐铁马动,悲声相抑扬”描绘了檐下铁马随风摇摆,发出的悲凉之声,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相呼应,增添了诗歌的哀愁氛围。最后一句“正当霜漏尽,幽咽倍凄凉”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霜漏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幽咽则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极度悲伤与孤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成功地传达了诗人面对冬夜孤独与哀愁的深刻体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感染力。

收录诗词(18)

王龙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麦章訚赠砚

麦君遗我砚,采自羚羊峡。

鸲之鹆之眼,审视碧光贬。

白如蕉叶萌,黑比鱼云压。

中有青青花,琐细不可掐。

山川蕴精气,匠石变遗法。

雀斑几点露,䱉血两边夹。

外规直且平,中池浅而狭。

注兹水一泓,三宿尚容歃。

我来吏端州,判牍日钩押。

劳人何草草,有时服韎韐。

频年砚欲焚,是物不我甲。

朝来三摩挲,贮以琉璃匣。

他日抽簪回,篷窗恣赏狎。

作诗崇祯年,月涂岁协洽。

形式: 古风

游太湖龙觜

晚色澹将夕,探奇出林薮。

大龙与小龙,砺齿震泽口。

鳞而鬐鬣张,㟏岈悉诸有。

落潮洗泥涂,寒玉森户牖。

淘沙寻金书,人各系在肘。

吾欲穷其幽,虑为鬼所守。

肃然袍笏侍,下拜不敢苟。

岂知层云根,乃胜洞天九。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老树

气暖草木秀,乃当摇落期。

物侯自然异,荣枯岂有私。

深山老树寒,不受风雪欺。

露根冰崖上,亦自生理滋。

感此耐深念,独立高秋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飞来峰山房即事

峰来自何年,到此遂常住。

阴森碧云寒,岧峣空翠注。

松竹满缨络,眉目秀可数。

洞壑迥玲珑,转入灵气冱。

此中谁往来,疑有真人聚。

冷泉绕峰出,峰头滴云赴。

山亭署翠微,尚有蕲王句。

英烈想当年,萧疏蹇驴步。

小坐发长怀,两峰片云吐。

游人跂月明,雨到亦堪赋。

阴晴理何常,山灵自朝暮。

梦阑一宿觉,待向三生度。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