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立之赴南京太常

奉常自古号清卿,君去南京分外清。

案牍尽悬周典礼,官僚并列鲁诸生。

函香每月朝钟阜,访古常时到冶城。

却恨无由追骥尾,凤凰台上听箫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丘浚为友人李立之即将赴任南京太常寺而作的送别之作。通过“奉常自古号清卿”一句,诗人首先赞美了李立之即将任职的太常寺在古代就以清廉公正著称,预示着李立之将在此职位上保持高洁的品行。接着,“君去南京分外清”表达了对李立之即将前往南京任职的期待与祝福,希望他能在新的岗位上更加清正廉洁。

“案牍尽悬周典礼,官僚并列鲁诸生”两句,运用典故,赞扬李立之在处理政务时严谨遵循周朝的礼仪制度,与官员们并肩工作时展现出的儒雅风范,如同孔子门下贤士一般。

“函香每月朝钟阜,访古常时到冶城”描绘了李立之每月朝拜钟阜山,以及经常探访历史遗迹冶城的情景,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同时也暗示了他在繁忙公务之余不忘修身养性,追求精神上的提升。

最后,“却恨无由追骥尾,凤凰台上听箫声”表达了诗人对无法亲自追随李立之的脚步一同前行的遗憾,以及对在凤凰台聆听箫声的美好想象,寄托了对李立之前程似锦、仕途顺利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友人的深情厚谊的表达,也蕴含了对古代文化传统的敬仰与传承,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收录诗词(272)

丘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海南四大才子之一。玉峰、,琼州琼台(今属海南)人。景泰五年进士,历官经筵讲官、侍讲、侍讲学士、翰林学士、国子临祭酒、礼部侍郎、尚书、纂修《宪宗实录》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等职。学问渊博,熟悉当代掌故,晚年右眼失明仍披览不辍,研究领域涉政治、经济、文学、医学等,著述甚丰,同海瑞合称为“海南双壁”

  • 字:仲深
  • 号:深庵
  • 籍贯:别号海山老
  • 生卒年:1418~1495

相关古诗词

挽刘员外

迁客年来尽赐归,独怜君去杳无期。

春秋断狱古今少,暮夜辞金天地知。

辽鹤空闻留语在,燕乌堪叹白头迟。

百年公论今初定,欲拟招魂托楚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医士挽章

业精岐扁更能文,不出门庭自远闻。

常笑宋清书药券,每非徐孺谒邦君。

窗前生意馀春草,江上愁心结暮云。

他日生刍何处奠,松间碑碣竹间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秋日有怀

木落风高九月天,一声塞雁叫霜前。

黄花冷落愁残蝶,红树凄凉咽暮蝉。

夜枕雨声添别泪,晴窗云影伴孤眠。

故交契阔成今古,俯仰令人倍怆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画竹屈生

东风吹散漕河冰,旋买吴船载酒行。

野树依依连故国,云山点点引归程。

郢中谁和阳春曲,吴下多传子夜声。

白首奉常无恙在,袜才应巳付乡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