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其一)得朱粥叟遁庸两词丈以和了公作见寄,依韵奉怀

农圃手安排。秋净如揩。门前五柳与三槐。

堤畔更栽桑八百,朝暮频来。霜菊似金钗。

叠遍庭阶。看花蓺树乐无涯。

远与高人相共赏,一证吟怀。

形式:

鉴赏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词《浪淘沙·其一》是高燮所作,表达了对友人朱粥叟和遁庸的敬仰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词中描绘了农耕生活中的细致安排,秋天的景色清新如洗,门前种植着象征隐逸的五柳和三槐,还有堤旁成片的桑树,诗人早晚都会前来照拂。词人欣赏着霜菊的金黄,将其比作美丽的金钗,装饰着庭院,赏花种树的乐趣无穷。

诗人期待能与志同道合的高人一同欣赏这美景,这种共享的赏心乐事也寄托了他的诗情画意。整首词语言朴素,意境恬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深深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205)

高燮(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浪淘沙(其二)再用原韵戏柬粥叟遁用两丈

阊阖我能排。手把天揩。揩将天色绿于槐。

携得霓裳仙子伴,拍掌狂来。天女拔金钗。

掷向瑶阶。分明有梦到云涯。

二客从余相视笑,如此襟怀。

形式:

女冠子(其一)题文信尼画幅

是何意境。眼底烟云无定。莽平沙。

旷野谁家笛,边关何处笳。

荒寒峨岭雪,艳冶蒜山霞。更作千条柳,受风斜。

形式:

女冠子(其二)

皈依经卷。法曲仙音空献。渺心期。

丽质虔参佛,孤情懒画眉。

苍师洪谷意,妙擅石涛姿。如此丹青手,几人知。

形式:

百字令.题葛毓珊先生三十岁蒲团遗照

当湖文献,论旧家应数,葛天苗裔。

余韵流风长不尽,见说是翁高致。

海国波涛,兵戈涕泪,回首都如寄。

头颅无恙,神光时现眉际。

谁许及壮年华,蒲团坐拥,便尔销英气。

少日诗名惊里党,磊落嵚奇狂士。

乡梦烟深,宦情云淡,老抱萧寥意。

斯人难遇,披图动我遐思。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