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前韵再简少孙四首(其四)

记得金樽特地开,举头新岁又重来。

银潢已分经年隔,玉节犹期旧腊回。

千汲浪迷云表梦,百分愁寄烛残杯。

醉乡谁谓无消息,已觉歌声傍落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袭前韵再简少孙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的感慨,以及对旧友的思念之情。

首句“记得金樽特地开”,以“金樽”这一酒器的奢华,暗示了聚会的隆重与欢愉,同时也引出了下文对时光流逝的回忆。接着,“举头新岁又重来”一句,表达了新年到来时的喜悦与期待,同时也暗含着对过去一年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憧憬。

“银潢已分经年隔,玉节犹期旧腊回。”这两句运用了银河与节日的意象,分别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银潢(银河)代表了时间的无尽与宇宙的广阔,而“经年隔”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距离的遥远;“玉节”则指代节日,特别是农历的腊月,表达了对旧时节日的怀念和对团聚的渴望。

“千汲浪迷云表梦,百分愁寄烛残杯。”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时光与离别的感伤。通过“千汲浪”这一形象,诗人将内心的思绪比作被波涛淹没的梦境,既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也暗示了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距离。同时,“烛残杯”则象征着聚会的结束和孤独的开始,百分的愁绪在烛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沉重。

最后,“醉乡谁谓无消息,已觉歌声傍落梅。”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醉乡,但内心依然牵挂远方的朋友,仿佛歌声随着落梅飘向了远方,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时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也有对友谊的怀念,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837)

李之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字:端叔
  •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 生卒年:1038~1117

相关古诗词

次韵雪

腊日频年未尝雪,今春雪与腊俱来。

暖归白傅金蕉叶,寒逼温郎玉镜台。

几处欢声动丝竹,一番佳思近离堆。

新诗不以寻梅见,万里丰登气已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张约之长春阁

江山信美亦人同,寒暑随时兴易穷。

寓意果能超物境,养花长欲占春风。

何须户外屦常满,自乐尊中酒不空。

可笑道人犹有恨,一番红尽一番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后圃

鹁鸠呼妇天欲雨,杏子退花莺未雏。

庭前已觉绿半毯,酒面忽有红双凫。

芳物恋客不忍去,主人好贤谁复如。

会应百岁享此乐,何妨画作重屏图。

形式: 七言律诗

寄题子椿野轩

江山秀气表吾人,辇下开轩得趣新。

不拟旧游离几席,常令每况隔埃尘。

客来谈笑无非楚,纸上文章近过秦。

分我一枝频见约,乘槎行欲问通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