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百熙联

天道难知,同病竟教名德殒;

人心不死,少年肯为上公哀。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联以沉痛之笔,悼念张百熙先生。首句“天道难知”四字,既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也暗含了对张百熙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接着,“同病竟教名德殒”,将张百熙与自己或其他同僚的不幸遭遇相提并论,强调了其品德之高尚,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能留下深刻的道德印记。

后两句“人心不死,少年肯为上公哀”,则从另一个角度赞颂了张百熙的影响与魅力。即便他已离世,但人们的心中依旧怀念他,尤其是年轻一代,愿意为他哀悼,体现了张百熙在生前对社会、对后辈的巨大影响力。这不仅是对他个人成就的认可,更是对其人格魅力和精神品质的高度赞扬。

整体而言,此联通过对比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既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又展现了其深远的社会影响,是悼念诗中的佳作。

收录诗词(5)

黄文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郭嵩焘联

大名擅文范,经师扬历佐中兴,数万里宣谕鳀瀛,暮景江湖怀北阙;

旧谊敦林宗,叔度门墙收后辈,十余载趋陪鲤舍,秋风涕泪遍西州。

形式: 对联

挽郭嵩焘联

鹤吊我来迟,忆小子被数载春风,生荷栽培,死蒙殡殓;

鸿飞公不复,恨老天丧三朝硕辅,帝怀经济,士失典型。

形式: 对联

挽张之洞联

一石才名高北斗;三年舆颂属南皮。

形式: 对联

挽郭嵩焘联

广募水师,创肃清长江之议;

出使绝域,创驻节外洋之规。

事业建非常,内靖外绥,宇宙大名终不朽;

养疴里第,以代筹边裔为忧;

蒿目时艰,以汲引人才为志。

平生愧知己,私情公谊,风尘末吏更难堪。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