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文人陈献章所作的《悼彦昭》,表达了对逝者深深的哀思。首句“泪尽西风草木间”描绘了凄凉的场景,泪水在秋风中消融于草木之间,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次句“游魂暗逐《薤》歌残”中的“游魂”象征着亡者的幽灵,而“薤歌”则是挽歌的一种,暗示着诗人正在为彦昭的离世唱出哀伤的挽歌,暗流着无尽的哀愁。
后两句“千秋只有无情月,遍照松楸处处山”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无情的月亮千年如一,无论生死,都普照着松树和楸树环绕的坟墓,以及周围的山峦。这既是写实,也是象征,月亮的无情与永恒,映照出诗人对彦昭永久怀念之情,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深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洁,以景寓情,展现出陈献章独特的悼亡诗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