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道中

南平山色佳,峰峦互陵跨。

置身万绿中,衣袂与之化。

晓凉风疏疏,候已殊藻夏。

枫林数叶丹,感此秋气乍。

逶迤上白沙,旭影林际射。

坡陀八九重,高下势衔卸。

进步恃前猛,稍懈力不暇。

山腰簇人居,结构仿台榭。

飞檐翼奔泉,百尺向空泻。

潺湲赴沧峡,茶洋递迎迓。

殷雷转空壑,万古阅晨夜。

不厌尘根喧,濯缨就岩罅。

他年傥重过,诛茅数弓借。

枕漱高人踪,泉石本无价。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褚廷璋的《南平道中》描绘了南平山区的秀美风光和行旅者的感受。首句“南平山色佳”,开门见山赞美了这里的自然景色。接着,“峰峦互陵跨”展现了山势的起伏连绵。诗人身处绿色环绕之中,感觉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衣袂与之化”表达了这种身心合一的体验。

“晓凉风疏疏”点明早晨的清凉,与夏季有所不同,暗示季节转换。“枫林数叶丹”则以红枫叶点缀,透露出初秋的韵味。“逶迤上白沙”描绘山路蜿蜒,阳光透过林间,形成“旭影林际射”的景象。山势层层叠叠,“坡陀八九重”,高低错落有致。

诗人攀登过程中,既有“进步恃前猛”的决心,也体会到“稍懈力不暇”的艰辛。沿途的人居建筑如“台榭”般错落,飞檐与流水相映成趣,展现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诗意。“潺湲赴沧峡,茶洋递迎迓”运用拟人手法,形容溪流活泼,山谷间的茶洋仿佛在迎接旅人。

“殷雷转空壑,万古阅晨夜”以雷鸣般的水声比喻,表现出山川岁月的深远。诗人在此处寻求静谧,表示即使在尘世喧嚣中,也不忘“濯缨就岩罅”的清幽。最后,诗人期待未来能再次造访,希望能在那里“诛茅数弓借”,享受山泉石景的宁静生活。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南平道中的山水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和向往。

收录诗词(19)

褚廷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阳岭

层青何崔巍,左右束山峡。

乔荫森参天,岩巘互积压。

中界一线堤,登顿苦力怯。

万古擅形势,风云护周匝。

桓桓胡将军,昔此驻戈钑。

受困伪汉余,星沈一军泣。

遗容依古佛,香火阅僧腊。

夜半松涛翻,犹疑阵云合。

官邮孟冬初,倚筇凌巀嶪。

书生愧毛锥,怀古气空慑。

萧条四山风,日晚冷巾袷。

惊禽向客啼,扑面堕残叶。

形式: 古风

登子陵钓台

几人高倚石阑看,绝顶荒台数百盘。

山色剩分残照紫,江波留映客星寒。

苍凉雪月贤王馆,寂寞弓力大将坛。

只有磻溪殊出处,千秋两地一渔竿。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春日

素几横秋水,轻寒漫玉琴。

閒愁春雨歇,短梦落花深。

卧病生寥寂,相思久滞淫。

归云千里外,杳杳故乡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晚霁

客意不堪晚,凭栏暮气横。

断虹明古涧,凉雨过高城。

乡信怀千里,寒蝉更一声。

太行山色好,向我碧无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