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窈窕夕阳佳,䒠茸春色好。
欲觅淹留处,无过狭斜道。
绮席卷龙须,香杯浮码碯。
北林积修树,南池生别岛。
手拨金翠花,心迷玉红草。
谈笑光六义,发论明三倒。
座非陈子惊,门还魏公扫。
荣辱应无间,欢娱当共保。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襄阳公宅中举行的宴会,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参与宴会者的情感交流,展现了一个充满欢乐与哲理思考的雅集氛围。
"窈窕夕阳佳,䒠茸春色好",诗人以优美的词汇捕捉暮色的柔美和初春的生机,这是对自然美景的赞颂,也为接下来的宴会描绘了一个温馨的背景。
"欲觅淹留处,无过狭斜道",诗人表达了想要在这样的美好环境中多停留片刻,而不愿意离开。这里的“狭斜道”可能指的是通往公宅的小路,或是比喻时间流逝的迅速。
接下来的几句:"绮席卷龙须,香杯浮码碯。北林积修树,南池生别岛",则是对宴会场所的装饰和自然景观的描写。“绮席”和“香杯”显示了宴会的奢华与雅致,而“北林积修树,南池生别岛”则展现了公宅周围环境的秀丽。
"手拨金翠花,心迷玉红草",诗人通过对花草的描绘,表现出宴会中人们的心境和情感状态。金翠花可能指的是牡丹,而玉红草则可能是春天的绿色草地,或其他颜色鲜艳的植物,这些都让人心旷神怡。
"谈笑光六义,发论明三倒",这里诗人开始涉及宴会中的交流和对话。六义可能指的是儒家、道家、佛家的教义,以及其他哲学思想,而“三倒”则可能是指辩证法或其他哲理思考的方法。这些表述显示出宴会不仅仅是饮酒作乐,更有深度的精神交流。
"座非陈子惊,门还魏公扫",诗人提及的是历史上的名士,如陈子昂和魏征,他们都是文人墨客,这里可能是在比喻宴会中的宾主们也是才高八斗的人物。
最后几句:"荣辱应无间,欢娱当共保",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观点,即在宴会中,无论是荣耀还是羞辱,都应该放下,不去计较,而应当珍惜与他人的欢乐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宴会氛围的描写,以及参与者情感交流和哲理思考的表达,展现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哲思辉映的宴会场景,是一篇高水平的古典文学作品。
不详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逐逐怀良驭,萧萧顾乐鸣。
北阙辞天子,南山隐薜萝。
只为阳台梦里狂,降来教作神仙客。
凿壁方将□,投珠忽见疑。
始言缨可绝,谁谓室无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