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秦楚材直阁韵

胡马南来议击毬,忽闻羌虏斩杨酋。

一年春事兵氛退,万国欢声佳气浮。

台阁如君须强起,林泉容我且归休。

汉家基业无穷尽,早晚留侯与运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平息后,国家恢复和平景象的场景。首句“胡马南来议击毬”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战前紧张的氛围,胡马南下似乎预示着一场即将爆发的冲突。然而,紧接着的“忽闻羌虏斩杨酋”一句,却出人意料地揭示了冲突的结束,羌虏斩杀敌方首领杨酋,暗示了战争的胜利。这一转折不仅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也反映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一年春事兵氛退,万国欢声佳气浮”两句,将战争的结束与春天的到来相联系,寓意着和平与生机的回归。春天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而“万国欢声佳气浮”则描绘了一幅全国上下欢庆和平、祥和之气弥漫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国家未来的乐观态度。

接下来,“台阁如君须强起,林泉容我且归休”两句,通过对比朝廷官员(“台阁”)和隐士(“林泉”)的生活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身份的思考和对不同生活方式的欣赏。这里既有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也有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汉家基业无穷尽,早晚留侯与运筹”两句,以历史上的汉朝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期待,同时也暗含了对能像张良那样辅佐君主治理国家的贤臣的渴望。这两句既是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也是对贤能之士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从战乱到和平的转变过程,以及诗人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对和平与和谐的向往,以及对贤能之士的期待。

收录诗词(1360)

吕本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字:居仁
  • 籍贯:寿州
  • 生卒年:1084- 1145

相关古诗词

和展钵诗

纷纷未了向来因,同在浮沤寓此身。

顾我久拚庵外事,知公曾是个中人。

斋盂已厌五鼎食,诗卷初无一点尘。

今代王孙能乐此,中兴祥瑞不缘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鼓山

危栏不知高,下瞰万里路。

沧海近咫尺,大舶不敢度。

风云递舒卷,川原更回互。

如何此道场,乃倚绝壁住。

得非化人居,无乃仙圣寓。

断崖石倒悬,绝壁水暗聚。

我行天一涯,胜处时一遇。

衰病九死馀,已乏济胜具。

登临兹忘返,尚觉慰迟暮。

山林与膏壤,未到已心悟。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王传岩起乐斋

人生各有乐,所乐故不同。

吹竽与击缶,同在可乐中。

孰能识至乐,不计穷与通。

颜子在陋巷,肯忧家屡空。

朝从圣师游,暮归无近功。

忽然若有合,此乐固无穷。

当时二三子,因之开蔽蒙。

君生百世下,久已闻其风。

端居有遐想,客至聊从容。

四壁倚蓬蒿,万卷蟠心胸。

回视世所求,天道迷西东。

此乐既不远,欲往吾其从。

形式: 古风

寄范四弟十弟

俗事纷纷如乱麻,又扶衰病转天涯。

文章老矣思吾弟,头角崭然胜外家。

异味几回占食指,远书终夕望灯花。

何时更住城南寺,共听春池两部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