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养拙》是宋代诗人俞德邻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心境与情趣。
首联“养拙柴扉百虑疏,天光云影乱秋渠。”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隐居状态,以“养拙”二字直接表达了诗人追求简单、自然的生活态度。柴扉象征着简朴的生活环境,而“百虑疏”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接下来,“天光云影乱秋渠”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景象,天光与云影在水渠中交织,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颔联“一身摇动未妨酒,两眼眵昏犹嗜书。”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尽管身体可能有些摇晃,但这并不妨碍他享受饮酒的乐趣;即使视力有些模糊,他仍然热爱阅读。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体现了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颈联“陶令但知归有菊,冯谖忍叹食无鱼。”这里引用了陶渊明和冯谖的典故,分别代表了归隐田园和追求物质生活的两种人生选择。陶令(陶渊明)以“归有菊”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而冯谖则因“食无鱼”而感叹。俞德邻通过这两句,巧妙地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物质生活的淡然态度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境界。
尾联“闲中滋味君休厌,门外纷纷几覆车。”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闲适生活的珍视和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他认为,在闲暇时光中品味生活的美好是值得的,不必对此感到厌倦;而外面的世界虽然纷繁复杂,但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养拙》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简单、自然、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淡然处之的智慧,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