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拙

养拙柴扉百虑疏,天光云影乱秋渠。

一身摇动未妨酒,两眼眵昏犹嗜书。

陶令但知归有菊,冯谖忍叹食无鱼。

閒中滋味君休厌,门外纷纷几覆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养拙》是宋代诗人俞德邻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心境与情趣。

首联“养拙柴扉百虑疏,天光云影乱秋渠。”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隐居状态,以“养拙”二字直接表达了诗人追求简单、自然的生活态度。柴扉象征着简朴的生活环境,而“百虑疏”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接下来,“天光云影乱秋渠”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景象,天光与云影在水渠中交织,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颔联“一身摇动未妨酒,两眼眵昏犹嗜书。”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尽管身体可能有些摇晃,但这并不妨碍他享受饮酒的乐趣;即使视力有些模糊,他仍然热爱阅读。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体现了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颈联“陶令但知归有菊,冯谖忍叹食无鱼。”这里引用了陶渊明和冯谖的典故,分别代表了归隐田园和追求物质生活的两种人生选择。陶令(陶渊明)以“归有菊”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而冯谖则因“食无鱼”而感叹。俞德邻通过这两句,巧妙地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物质生活的淡然态度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境界。

尾联“闲中滋味君休厌,门外纷纷几覆车。”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闲适生活的珍视和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他认为,在闲暇时光中品味生活的美好是值得的,不必对此感到厌倦;而外面的世界虽然纷繁复杂,但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养拙》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简单、自然、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淡然处之的智慧,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382)

俞德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 籍贯:自号太玉山
  • 生卒年:1232~1293

相关古诗词

无题二首(其一)

杯酒河桥饯去篷,谁知此别竟西东。

隙驹冉冉岁华改,楼燕飞飞春事空。

佩冷江皋凄落月,笳吹朔漠动悲风。

芳魂寂寞扬州路,后土琼姬恨略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无题二首(其二)

花柳亭台半劫灰,故人沦落共徘徊。

湖光山色西施舸,水影月香和靖梅。

鸿蹋雪泥犹记迹,鹤归华表总成哀。

一尊浊酒和愁酌,泪洒东风醉玉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正月十日理发三首(其一)

多病多愁鬓已星,更怜诗骨瘦崚嶒。

百钱挑杖但求醉,五斗折腰良不能。

徒步幸无官长骂,浩歌聊袭散人称。

世情阅尽忘今古,一合乾坤几废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正月十日理发三首(其二)

寂历劳生叹转蓬,百年强半走西东。

从师谩学屠龙技,报国元无汗马功。

二顷有秋生计足,三杯近卯客愁空。

儿童相见从相笑,两鬓丝丝一老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