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东昌道中寄酬寇太守

舟行聊骋望,天宇旷微微。

河曲回堤势,川明泳日晖。

通波连井邑,平壤画封圻。

亭皋千里衍,墟市百家稀。

玉堰龙蛇蛰,金郊草木腓。

猎骑呼鹰去,渔蓑罢钓归。

夷犹虽有适,徙倚欲何依。

山嵬瞻岱近,天远望畿非。

禀训亨重坎,悼心未息机。

故人相念者,为见断蓬飞。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行于途中,沿途所见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象。首句“舟行聊骋望,天宇旷微微”开篇即展现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态,以及对广阔天地的向往。接下来的“河曲回堤势,川明泳日晖”两句,生动描绘了河流曲折蜿蜒,堤岸随波起伏,阳光洒在水面上的景象,充满了动态美。

“通波连井邑,平壤画封圻”则展现了水路交通的便利,以及土地的广阔与边界清晰的景象。接着,“亭皋千里衍,墟市百家稀”描绘了辽阔的田野和稀疏的人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辽远的意境。

“玉堰龙蛇蛰,金郊草木腓”两句运用比喻,将静止的玉堰比作冬眠的龙蛇,将丰饶的金黄田野上的草木比作繁茂,形象地表现了季节更替和自然界的生机。随后,“猎骑呼鹰去,渔蓑罢钓归”描绘了狩猎与垂钓的场景,展现了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夷犹虽有适,徙倚欲何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考,既享受旅途的自由与舒适,又感到迷茫与无依。最后,“山嵬瞻岱近,天远望畿非”通过对比高山与天空的距离,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禀训亨重坎,悼心未息机”则暗示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思熟虑,以及对内心情感的哀悼与反省。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与社会生活,同时融入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社会与个人命运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007)

王慎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始至留都户部作

谪籍复收抡,天心为洗冤。

荣枯元有分,忧喜自何门。

器小乖通理,才微误再论。

未能思旧过,转使愧新恩。

秩蕞堪安拙,官贫足避喧。

不知都邑异,但觉省闱尊。

质是玞惭玉,班非鹭接鹓。

鸿栖犹得桷,羊触戒临籓。

薪积宜先贱,舌柔悟后存。

为看桃李下,成径亦无言。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户部摄篆作

握兰叨入省,愧此大夫绅。

周时官主地,汉室署名民。

已是为郎久,翻疑从事新。

掌邦三壤赋,奏计四方人。

无术疏泉布,何能学算缗。

迂疏下吏怪,懒慢上官嗔。

治牍难称敏,趋期常苦频。

非关王事急,祇是早閒身。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户部寓直作

凉月静高松,华扉掩几重。

沈冥遗吏道,恬旷绝人踪。

宴坐时闻桂,行吟暗度蛩。

漏声风易断,山翠露偏浓。

襆被同今宿,含香异昔逢。

羁违云卧性,病损世交容。

择木难如鸟,潜泥不是龙。

千门分曙里,犹记听朝钟。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题双桥别业为倪考功大夫赋

石桥人不到,云水自为家。

峰势低窗入,溪流向峡斜。

田园三户辟,草木四时华。

拂席残云恋,垂帷白日赊。

穴开成凤羽,畹艺茁兰芽。

振鹭天庭后,鸥飞多少耶。

形式: 排律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