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唐六如集即赠易笏山方伯笏山自言六如后身也(其一)

桃花山馆久荒凉,剩有留传翰墨香。

明代两人真可惜,解元唐与状元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以桃花山馆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充满文化气息的画面。"久荒凉"三字传达出馆舍的落寞,但"剩有留传翰墨香"则强调了其中留存的文人墨宝,暗示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延续。接下来,诗人惋惜地提到明代的两位才子——解元唐和状元康,他们的名字在这里仿佛带着一种遗憾和敬仰,因为他们的才华未能得到更好的施展,而山馆的遗迹却见证了他们的名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对桃花山馆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对往昔文人才子的追忆和对文化传承的感慨,体现了清代文人俞樾对于历史与文化的一种深情厚意。

收录诗词(425)

俞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字:荫甫
  • 籍贯:浙江德清
  • 生卒年:1821-1907

相关古诗词

题唐六如集即赠易笏山方伯笏山自言六如后身也(其二)

六如皆幻本非真,明月居然有后身。

珍重遗诗与遗画,一时付与再来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口占二绝(其一)

篮舆屈曲入山行,天为清游特放行。

却好五云最深处,閒鸥威凤共联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口占二绝(其二)

此来襟带有江湖,自觉尊前诗胆粗。

不及老彭豪更甚,右拈吟管左提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题三女史诗草(其一)

如此清才得未尝,一篇自感费评量。

碧翁果否安排定,能以侯光配孟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