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海棠

游丝弄晚,卷帘看处,燕重来时候。

正秋千亭榭,锦窠春透。

梦回褪浴华清,凝温泉、绛绡微皱。

芳阴底,人立东风,露华如昼。宜酒。

啼香泪薄,醉玉痕深,与春同瘦。

想当年金谷,步帷初绣。

彩云影里徘徊,娇无语、夜寒归后。

莺窗晓,花间重携素手。

形式: 词牌: 月上海棠

翻译

晚风中飘荡的游丝,我卷起窗帘欣赏,正是燕子归来的时候。
正值秋千架下的亭台楼阁,繁花似锦,春意盎然。
梦醒时分,仿佛从华清池温泉中走出,轻纱般的红晕微微皱起。
在浓浓的绿荫下,我在春风中独立,白天的露水如同白昼般明亮,适宜饮酒。
哭泣的香气和浅浅的醉痕,都因春天的消瘦而加深。
回想当年金谷园的繁华,那时初次绣帷的场景。
在彩云的映照下,她默默无言,夜寒之后独自归来。
清晨,黄莺在窗户边鸣叫,我再次携手在花丛中漫步。

注释

游丝:晚风吹动的细丝。
卷帘:卷起窗帘。
燕重来:燕子再次归来。
秋千亭榭:秋千架下的亭台。
凝温泉:仿佛凝结了温泉的暖意。
绛绡:红色的薄纱。
芳阴:绿荫。
东风:春风。
啼香:哭泣的香气。
醉玉痕:浅浅的醉痕。
金谷:金谷园。
步帷初绣:初次绣帷的场景。
娇无语:娇弱无声。
夜寒归后:夜深归来后。
莺窗晓:清晨黄莺鸣叫。
携素手:携手同行。

鉴赏

这首《月上海棠》是宋代词人陈允平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春日傍晚的动人画面。"游丝弄晚"以晚风中的蜘蛛丝轻舞为引,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卷帘看处,燕重来时候",通过卷帘的动作和归来的燕子,传达出春天的复苏和旧识重逢的喜悦。

"正秋千亭榭,锦窠春透",进一步描绘了春意盎然的园林景色,秋千荡漾,亭台楼阁间生机勃勃。"梦回褪浴华清,凝温泉、绛绡微皱",运用了华清池的典故,形容温泉的温润,如丝绸般细腻。

"芳阴底,人立东风,露华如昼",在花荫下,春风拂面,露水晶莹,如同白昼,营造出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接下来的"宜酒",点出此时此刻适宜饮酒作乐,享受春光。

"啼香泪薄,醉玉痕深,与春同瘦",借女子的泪痕和醉态,表达了春情的婉转和消瘦,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想当年金谷,步帷初绣",回忆起往昔繁华的金谷园,女子的步履轻盈如初。

"彩云影里徘徊,娇无语、夜寒归后",描绘女子在彩云般的梦境中默默徘徊,夜寒归来后的娇羞与寂静。最后以"莺窗晓,花间重携素手"收尾,清晨的莺鸣和花间的牵手,寓意着新的开始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情感,既有春光的美好,又有情感的微妙变化,展现了词人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348)

陈允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衡仲。生卒年俱不确定,“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 字:君衡
  • 号:西麓
  • 籍贯: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
  • 生卒年:1215-1220

相关古诗词

月中行/月宫春

鬓云斜插映山红。春里澹香融。自携纨扇出帘栊。

意欲扑飞虫。蔷薇架下偏宜酒,纤纤手、自引金钟。

倦歌佯醉倚东风。愁在落花中。

形式: 词牌: 月宫春

木兰花慢.赋牡丹

杜鹃声渐老,过花信、几番风。

爱翠幄笼晴,文梭扬暖,阑槛青红。

新妆步摇未稳,捧心娇、乍入馆娃宫。

消得金壶万朵,护风帘幄重重。匆匆。少小忆相逢。

诗鬓已成翁。且持杯秉烛,天香院落,同赏芳秾。

花应怕春去早,尽迟迟、待取绿阴浓。

拼却花前醉也,梦随蝴蝶西东。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爱吟休问瘦,为诗句、几凭阑。

有可画亭台,宜春帐箔,如寄身闲。

胸中四时胜景,小蓬莱、幻出五云间。

一掬苹香暗沼,半梢松影虚坛。相看。倦羽久知还。

回首鹭盟寒。记步屧寻云,呼灯听雨,越岭吴峦。

幽情未应共懒,把周郎旧曲谱新翻。

帘外垂杨自舞,为君时按弓弯。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丙辰寿叶制相

江南春信早,问谁是、百花魁。

过揽桂褰蓉,纫兰采菊,独许寒梅。

阳和渐回涧底,向水西、先放一枝开。

潇洒纤琼瘦玉,化工月剪云裁。诗催。付与雪襟怀。

消得暗香来。算知心惟有,青松瘦竹,白石苍苔。

年年上林胜赏,捻清芳、蘸入紫金杯。

须信和羹未晚,岁寒聊自徘徊。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