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烛与人相似,通宵遽白煎。
不应须下泪,祗是为人然。
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通过烛光与人的比喻,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生命过程的感慨。"通宵遽白煎"描绘出蜡烛燃烧直至耗尽的场景,烛烛皆白头,这不仅是对蜡烛生命周期的写照,也暗喻了人生的短暂和变化无常。诗中的“不应须下泪”表明面对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不必过度哀伤。最后,“祗是为人然”则强调了蜡烛与人的相似之处,都有生老病死的过程,都承受着时间的侵蚀。
这首诗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对比烛光和人类的共通命运,传达出一种宿命论的思考。同时,诗中的意境也给人以沉思,提醒我们珍惜生命,不应过度哀伤于自然规律之下。
不详
古今逢此夜,共冀泬㵳明。
岂是月华别,祗应秋气清。
影当中土正,轮对八荒平。
寻客徒留望,璿玑自有程。
客来鸣素琴,惆怅对遗音。
一曲起于古,几人听到今。
尽含风霭远,自泛月烟深。
风续水山操,坐生方外心。
篆经千古涩,影泻一堂寒。
归来无所利,骨肉亦不喜。
黄犬却有情,当门卧摇尾。